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王培蓉

  • 職稱:研究員
研究領域及負責業務林業政策之研究、森林與政經社文等人文面向互動關係之研究、森林社會效益及資源調查、研究法及多變量統計分析
學歷

博士

學校系所:國立臺灣大學森林學研究所

畢業年度:2004

論文題目:森林經營典範轉移對台灣森林科學社群影響之研究

指導教授:鄭欽龍博士

碩士

國立中興大學森林學研究所

畢業年度:1993

論文題目:本省保林巡護制度之探討-由制度及管理觀點討論之

指導教授:焦國模教授

學士

學校系所:國立中興大學森林學系

畢業年度:1991

論文題目:林務局技工組織變遷之分析

指導教授:羅紹麟博士

簡歷

2024.01~迄今 農業部林業試驗所研究員

2023.08~2024.01 農業部林業試驗所研究員兼組長

2021.03~2023.07 林業試驗所森林經營組研究員兼組長

2018.07~2021.03 林業試驗所森林經營組副研究員兼組長

2014.05~2018.07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副研究員

2002.05~2014.05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助理研究員

1994.02~2002.07 臺灣省政府農林廳林業試驗所森林經營系助理

經歷

2023.09~2024.01 國立宜蘭大學森林暨自然資源系兼任教授

2021.09~2023.09 國立宜蘭大學森林暨自然資源系兼任副教授

2004.09~2017.06 國立宜蘭大學森林暨自然資源系兼任助理教授

2011.03~2014.03 台灣森林認證發展協會監事

2006.05~2006.09 世界林業中心(World Forestry Center)國際訪問學者

電話02-23039978 ext
電子信箱pjwang@tfri.gov.tw
獲獎項目2013 第五屆農委會服務創新精進實施計畫,政府服務品質優等。
2011 中華林學會100年度 學術論文發表會林產組第一名。
2011 中華林學會100年度 學術論文發表會人文暨經營組第一名。
2010 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2010年全國原住民族研究論文發表會社會組入選論文。
2009 中華林學會98年度 學術論文發表會人文暨經營組第一名。
2008 中華林學會97年度 學術論文發表會人文暨經營組第三名。
2007 台灣環境資源永續發展研討會最佳論文獎。
2004 行政院九十二年度傑出研究獎甲等獎。
2003 中華林學會92年度 學術論文發表會壁報評比森林經營組第三名。
2001 中華林學會90年度 學術論文發表森林經營組優良學術論文獎(首獎)。
  1. Wang UH, Wang PJ. (2024). A model for forest type identification and forest regeneration monitoring based on deep learning and hyperspectral imagery. Ecological Informatics volume80,1-16,102507. (SCI)
  2. Chen YJ, Chen SY, Wang PJ*. (2024). The Impact of Seasonal Variation of Phytoncides and Negative Air Ions on the Human Comfort Index: Implications for Planning Forest Therapy at Lienhuachih. 台灣林業科學 39(1): 1-19. DOI: 10.7075/TJFS.202403_39(1).0001.
  3. 徐中芃*、傅淑瑋、王淑瑩、 王培蓉(2023)。以聲音環境提供保育與遊憩兼具的管理策略-花蓮大農大富平地森林的案例研究。台灣林業科學38(4):321-46。
  4. 王韻皓*、謝漢欽、王培蓉、李隆恩(2022)。臺灣杉人工林發展現況與環境影響之研究。農業推廣文彙67:1-22。
  5. 宋承恩*、王韻皓、林國聖、王培蓉、詹進發、陳毅青、王素芬(2022)。運用空載高光譜及光達資料建立森林覆蓋分類判釋模型。台灣林業科學37(2):121-143。
  6. 王培蓉、張凱雯、婁安琪*(2020)。影響林農栽植林蔭咖啡相關因子探討。台灣林業科學35(3):193-203。
  7. 林俊成、陳溢宏、王培蓉、吳孟珊*(2019)。小果油茶經營成本效益調查與分析。台灣林業科學34(1):1-11。
  8. 林俊成、王培蓉、成瑋*(2018)。南投縣社經條件對自然危害風險之評估。中華林學季刊51(3):251-261。
  9. 林俊成、王培蓉、詹為巽*(2018)。運用共詞分析探討2008-2017臺灣林學研究期刊重點主題與結構。中華林學季刊51(3):217-229。
  10. 王培蓉*(2017)。氣候變遷的混農林調適策略--林蔭咖啡與山村林業的思考。農業生技產業季刊52:6-16。
  11. 林俊成、陳溢宏、王培蓉、陳幸君、吳孟珊*(2017)。臺灣主要實木產品進口運輸之碳排放量估算。台灣林業科學32(3):191-202。
  12. 王培蓉、林俊成、陳溢宏、吳孟珊*(2017)。氣候變遷下私有林主對林地危害風險及森林經營調適策略知覺之研究。中華林學季刊50(3):213-230。
  13. 王培蓉、詹為巽、林俊成、吳孟珊(2016)。台灣小規模私有林主之經營型態與合作意願之研究。中華林學季刊49(4):303-317。
  14. 林俊成、許原瑞、詹為巽、王培蓉*(2016)。國有林租地造林樹種調查分析。中華林學季刊49(3): 261-278。
  15. Wang PJ, Wu MS, & Sun MY. (2015). Forest Tending Materials as One of Strategies of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Taiwan Journal of Forest Science, 30(3): 211-215.
  16. 翁群儀、賴廷鴻、王培蓉(2015)。消費造林中疏伐材料應用開發之可能性初探-以原木組裝材料包開發為例。Bulletin of Asian Design Culture Society,9: 783-788。
  17. 黃裕星、吳俊賢、黃正良、王培蓉*(2014)。混農林經營與發展趨勢—以歐盟、美國與印度為例。台大實驗林研究報告28(1): 65-80。
  18. 吳俊賢、林俊成、王培蓉、陳溢宏、吳孟珊*(2014)。台灣綠色消費產業之探討--消費者對森林驗證衛生紙願付價格貼水之研究。林業研究季刊36(1):17-28。
  19. 黃裕星、黃瓊滮、吳俊賢、王培蓉*(2013)。臺灣混農林業政策規劃及可行性探討。台大實驗林研究報告25(4):235-247。
  20. 黃名媛、王培蓉*(2013)。林農參與平地造林之態度分析--以屏東縣及花蓮縣為例。中華林學季刊 46(2):151-166。
  21. 王培蓉*、汪大雄、林俊成(2013)。台灣柳杉造林歷史回顧及經營方式探討。中華林學季刊46(2):179-188。
  22. 王培蓉、林俊成、楊槐駒(2010)。由集體行動型態探討社區發展生態旅遊之可行性—以台灣南投縣桃米社區之發展為例。華北農學報25(專輯):127-132。
  23. 林俊成、陳麗琴、王培蓉、李俊志(2010)。運用結構方程模式評量生態旅遊整體滿意度。華北農學報25(專輯):186-191。
  24. 林俊成、李俊志、王培蓉、陳麗琴(2010)。私有林主對全球暖化議題認知與造林減碳意願之分析。農林學報59(2):105-121。
  25. 林俊成、王培蓉*、李俊志(2010)。台灣地區造林減碳之需求面向及參與途徑分析。林業研究季刊32(2):49-58。
  26. 林俊成、王培蓉、陳麗琴、李俊志、高珮詩(2010)。知本國家森林遊樂區旅遊意象、滿意度及忠誠度之研究。林業研究季刊32(2):37-48。
  27. 林俊成、王培蓉、陳麗琴、林裕仁(2008)。環境態度類型對森林生態系服務重要性認知之研究。台灣林業科學23: s51-s62。[EI]
  28. 林俊成、陳麗琴、薛怡珍、王培蓉(2008)。遊客對福山植物園解說需求與滿意度研究。台灣林業科學23: s37-s50。[EI]
  29. 王培蓉、鄭欽龍(2006)。鄉村社區賦權問題之探討:以六龜鄉與茂林鄉為例。台灣鄉村研究6:1-26。
  30. 王培蓉、鄭祈全(2005)。台灣森林經營研究之發展趨勢—以林業試驗所近五十年之期刊論文為例。台灣林業科學20(2):123-137。
  31. 王培蓉、鄭欽龍(2005)。台灣森林與保育專家對於森林經營典範認知之差異。中華林學季刊38(4):425-436。
  32. 王培蓉(2005)。台灣森林經營之學術生產力與關係網絡。林業研究季刊27(4):91-102。
  33. 許立達、鄭祈全、王培蓉(2003)。六龜地區居民對當地林地利用態度之分析。華岡農科學報11: 29-41。
  34. 王培蓉、鄭欽龍(2002)。臺灣民眾對不同森林經營方式的認知與評價之分析。國立臺灣大學農學院實驗林研究報告16(2): 135-144。
  35. 許立達、鄭祈全、王培蓉(2002)。邊際林地周圍土地利用與社會經濟因子相關性之分析--以六龜地區為例。華岡農科學報9: 36-48。
  36. 王培蓉、鄭欽龍(2001)。社區居民集體行動之研究-以多納村民對森林議題反應之個案分析。國立臺灣大學農學院實驗林研究報告15(3):223-235。
  37. 王培蓉、鄭欽龍、鄭祈全(2000)。六龜試驗林森林經營決策中發展地方民眾參與之研究。台灣林業科學15(2):245-255。
  38. 汪大雄、王培蓉、林振榮(1999)。扇平自然教育區遊憩效益之經濟評估。台灣林業科學14(4):457-468。
  39. 汪大雄、鍾旭和、王培蓉(1998)。台灣省私有林經營輔導之研究。台灣林業科學13(1):55-68。
  40. 王培蓉(1997)。扇平自然教育區遊客問卷設計之信度分析。台灣林業科學12(2):217-222。
  1. 徐中芃、 王培蓉、林俊成、王淑瑩(2023.10)。從日本企業森林看台灣民間參與造林的可能作為。112年森林資源永續發展研討會。宜蘭,台灣。
  2. 婁安琪、葉佩祈、呂文馨、 王培蓉(2023.10)。20世紀德國林業及其後發展。112年森林資源永續發展研討會。宜蘭縣。
  3. 吳孟珊、婁安琪、呂文馨、 王培蓉(2023.10)。各國國內森林基金案例初探。112 年森林資源永續發展研討會。宜蘭縣。
  4. 詹為巽、盧學甫、陳溢宏、 王培蓉(2023.10)。臺灣林產品進口趨勢分析。112年森林資源永續發展研討會。宜蘭。
  5. 王培蓉、唐盛林、婁安琪、葉佩祈(2023.09)。後平地造林的5項解方。2023平地森林園區生態與社會試驗成果座談會。花蓮。
  6. 徐中芃、王培蓉(2022.10)。日本林業女力與山村振興之研究。中華林學會111年森林資源永續發展研討會。屏東,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7. 詹為巽、林佑儒、吳孟珊、王培蓉、林俊成(2022.10)。私有林農對林產業振興政策認知與林地經營現況。中華林學會111年森林資源永續發展研討會。屏東,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8. 王培蓉、婁安琪、呂文馨(2022.10)。各國近年造林政策之分析與借鏡。中華林學會111年森林資源永續發展研討會。屏東,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9. 吳孟珊、王培蓉、盧學甫(2022.10)。私有林農經營目標與資訊需求之研究。中華林學會111年森林資源永續發展研討會。屏東,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10. 陳瑩達、王培蓉、成晨光、張錦特(2022.10)。桂竹最適疏伐作業與補貼機制之探討。中華林學會111年森林資源永續發展研討會。屏東,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11. 王培蓉、王韻皓、張澄瑜(2022.09)。運用航照影像監測恆春銀合歡長期變動及後續政策建議。2022森林永續發展與育林技術研討會。台北,林業試驗所。
  12. 王培蓉、嚴晟瑋、婁安琪(2022.08)。平地造林期滿之林農參與狀況及意向之調查成果。2022後平地造林時代的森林經營管理策略研討會。台北,林業試驗所。
  13. 王培蓉、吳孟珊、詹為巽、唐盛林(2022.08)。平地造林監測計畫與森林多元發展運用模式之銜接與應用。2022後平地造林時代的森林經營管理策略研討會。台北,林業試驗所。
  14. 王韻皓、王培蓉、謝漢欽(2022.05)。應用數位航照歷史影像於六龜試驗林人工林地長期變動分析。第26屆臺灣地理國際學術研討會。
  15. 婁安琪、王培蓉、唐盛林、嚴晟瑋(2021.10)。社區參與自然資源調查及行動應用工具使用。中華林學會110年森林資源永續發展研討會。嘉義,國立嘉義大學森林學系。
  16. 徐中芃、王培蓉、王淑瑩(2021.10)。從日本林業政策看台灣森林碳匯策略的可能作為。中華林學會110年森林資源永續發展研討會。嘉義,國立嘉義大學森林學系。
  17. 詹為巽、王培蓉、林俊成、吳孟珊、盧學甫(2021.10)。都市樹木碳吸存能力—以臺北市三種常見路樹為例。中華林學會110年森林資源永續發展研討會。嘉義,國立嘉義大學森林學系。
  18. 王韻皓、謝漢欽、王培蓉、任達(2021.10)。應用數位航照歷史影像於人工林地長期變動分析。中華林學會110年森林資源永續發展研討會。嘉義,國立嘉義大學森林學系。
  19. 吳孟珊、王培蓉、詹為巽、嚴晟瑋、盧學甫(2021.10)。從高屏地區平地造林成本看獎勵造林補償標準。中華林學會110年森林資源永續發展研討會。嘉義,國立嘉義大學森林學系。
  20. 王培蓉、婁安琪、唐盛林、呂文馨(2021.05)。城市覓食運動—全球野生食物採集熱潮。2021中國地理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21. 林俊成、王培蓉、吳孟珊(2021.05)。後疫情時代對森林部門的影響與挑戰。2021中國地理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22. 詹為巽、林俊成、王培蓉、嚴晟瑋、賴羿鳴(2021.05)。都市林規劃策略—以臺北市近郊林設計思維為例。2021中國地理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23. 葉美智、童秋霞、黃有傑、王培蓉(2021.05)。中部私有林主調查與經營困境。2021中國地理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24. 張勵婉、王培蓉、王巧萍(2021.02)。經由口述歷史訪談探索台灣林業女性研究人員在森林科學及林業經營發展的貢獻。110年性別與科技研究計畫聯合成果討論會。
  25. 張彬、王培蓉、彭炳勳(2020.11)。平地造林試驗監測計畫成效與轉向。2020平地造林試驗及監測研討會。台北,林業試驗所。
  26. 王培蓉、婁安琪、王韻皓、嚴晟瑋(2020.11)。獎勵平地造林政策的推行效果及發展策略。2020平地造林試驗及監測研討會。台北,林業試驗所。
  27. 吳孟珊、王培蓉、詹為巽(2020.11)。林農對森林生態系服務支付認知之研究。中華林學會109年森林資源永續發展研討會。台中,國立中興大學森林學系。
  28. 婁安琪、徐中芃、王培蓉、王韻皓(2020.11)。與自然共生之森林永續經營策略。中華林學會109年森林資源永續發展研討會。台中,國立中興大學森林學系。
  29. 陳柏蓉、婁安琪、王韻皓、王培蓉(2020.11)。國產材集材、製材與產銷聚落模式初探。中華林學會109年森林資源永續發展研討會。台中,國立中興大學森林學系。
  30. 嚴晟瑋、唐盛林、王培蓉、李隆恩(2020.11)。參加獎勵平地造林及期滿後續前後期林農態度之變化-以花蓮縣為例。中華林學會109年森林資源永續發展研討會。台中,國立中興大學森林學系。
  31. Chang LW, Wang PJ, Wang CP, & Yu SY. (2020.10). Women in the forestry career field in Taiwan. 2020 APNN & IConWiST, New Taipei City, Taiwan.
  32. 王培蓉、嚴晟瑋、唐盛林、王韻皓(2020.09)。期滿後平地造林何去何從—花蓮縣參與獎勵造林農的調查報告。2020森林資源保存與利用研討會。台北,林業試驗所。
  33. 王培蓉(2020.08)。大農大富平地森林資源規劃與開發活化策略。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生態產業整合論壇。花蓮,台糖光復糖廠會議室。
  34. 陳柏蓉、王培蓉、唐盛林(2019.10)。林業地方創生之案例分析。中華林學會108年森林資源永續發展研討會。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森林系。
  35. 張晉、唐盛林、李隆恩、王培蓉(2019.10)。近自然森林經營之原則、方法、案例與挑戰。中華林學會108年森林資源永續發展研討會。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森林學系。
  36. 嚴晟瑋、李隆恩、王培蓉(2019.10)。森林施行複雜適應系統(Complex Adaptive System CAS)初探。中華林學會108年森林資源永續發展研討會。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森林系。
  37. 李隆恩、王培蓉、林俊成(2019.10)。農林山村社區民眾對自然災害之態度與調適策略─以南投縣為例。中華林學會108年森林資源永續發展研討會,2019/10/24-25。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森林系。
  38. 王培蓉(2019.09)。從近自然林經營到複雜適應性經營及其差異。2019森林資源保存與利用研討會。台北,林業試驗所。
  39. 張彬、林俊成、王培蓉*(2018.11)。小島林業的風險與調適。第13屆環境保護林經營管理研討會。台北,林業試驗所中埔研究中心。
  40. 王培蓉、孫銘源、吳孟珊(2018.11)。量化森林的迷思--以共享林地翻轉氣候問題。2018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術暨實務交流國際研討會。台南,台糖江南渡假村。
  41. 王培蓉、林俊成、吳孟珊(2018.10)。高風險山村居民環境態度與風險認知初探。中華林學會107年森林資源永續發展研討會。台北,國立臺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
  42. 成瑋、林俊成、王培蓉(2018.10)。應用社經脆弱度指標於山村地區災害風險評估-以南投縣為例。中華林學會107年森林資源永續發展研討會。台北,國立臺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
  43. 王培蓉、孫銘源、林仁瀚、張凱雯(2018.09)。農民對林蔭咖啡之作為與長期策略。2018森林資源保存與利用研討會。台北,林業試驗所。
  44. 王培蓉(2018.06)。地方為何不能成為環境治理的實體?森林社區的發展困境。「後氣候變遷時代之風險、衝擊與因應」國際論壇。台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館。
  45. 王培蓉、林俊成(2017.11)。南投縣山村社會社經脆弱度與社區對自然危害風險承受與調適評估。農林防災計畫成果發表會,霧峰。
  46. 張勵婉, 王巧萍, 王培蓉(2017.10)。台灣林業從業人員性別比例變化和林業經營政策與森林科學研究的關係。2017性別與科技國際會議,高雄。
  47. 王培蓉、孫銘源、張凱雯(2017.10)。人人都可以成為林主:林地的使用權共享模式。106年森林資源永續發展研討會,宜蘭。
  48. 王培蓉、邱祈榮、林俊成(2017.10)。私有林經營的整合模式。106年森林資源永續發展研討會,宜蘭。
  49. 王培蓉(2017.09)。枝梢材的多元利用。「獎勵造林的經營利用」論壇,南投。
  50. 王培蓉、孫銘源、張凱雯(2017.09)。森林幣—以共享經濟創造公眾參與森林事業方案。2017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會第27屆環境教育學術暨實務交流國際研討會,台中。
  51. 王培蓉、盧勇仁、葛兆年、張凱雯(2017.09)。臺灣林蔭咖啡對生物多樣性之影響-一個昆蟲相的觀察報告。2017森林資源保存與利用研討會,台北。
  52. 徐韻茹、林俊成、王培蓉、陳溢宏(2017.08)。由美國雷斯法案修正案看木材合法性推動。第十屆海峽兩岸森林經理學術研討會,宜蘭。
  53. 林俊成、王培蓉、吳孟珊、陳溢宏(2017.08)。南投縣社會經濟脆弱度與農業天然災害分析。第十屆海峽兩岸森林經理學術研討會,宜蘭。
  54. 林俊成、王培蓉、吳孟珊、陳溢宏(2017.08)。可疑非法木材及貿易之國家風險評估。第十屆海峽兩岸森林經理學術研討會,宜蘭。
  55. 王培蓉、 吳孟珊、 詹為巽、 陳溢宏(2017.08)。私有林經營的活化策略-森林融資工具的介紹。第十屆海峽兩岸森林經理研討會,宜蘭。
  56. 王培蓉、葛兆年、吳孟珊、張凱雯(2017.08)。以咖啡做為農林混植的保育策略-臺灣新興咖啡莊園經營分析。第十屆海峽兩岸森林經理學術研討會,宜蘭。
  57. 詹為巽、林俊成、王培蓉、吳孟珊(2017.08)。利用共詞分析探討非法伐採研究現況。第十屆海峽兩岸森林經理研討會,宜蘭。
  58. 王培蓉(2016.12)。以森林生態服務功能做為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之主題式規劃構想。2016年平地造林試驗研究監測研討會,台北。
  59. 王培蓉、張晉、林俊成(2016.01)。田中有樹--氣候變遷下抗衝擊的混農林策略。第26 屆環境教育學術暨實務交流國際研討會暨第七屆兩岸四地可持續發展教育論壇,台北。
  60. 張晉、王培蓉、林俊成(2016.10)。建立從造林到生產的林產供需模式初探—以宜蘭南澳相思樹為例。中華林學會105年森林資源永續發展研討會,屏東。
  61. 謝翔至、孫銘源、王培蓉(2016.10)。國際碳權基金與森林保育。中華林學會105年森林資源永續發展研討會,屏東。
  62. Wang PJ*, Lin JC, Wu MS, & Huang MY. (2015, 09). A Study on Current Stewardship of Taiwan's Private Forest Lands and on Feasibility of Forest Cooperatives. The 2015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ustainable Forest Ecosystem Management in Rapid Changing World. Chiayi, National Chiayi University.
  63. 何宇睿、林俊成、王培蓉、吳孟珊(2015.08)。森林生態系服務價值評估方法與比較分析。第八屆海峽兩岸森林經營學術研討會,嘉義。
  64. 吳孟珊、陳溢宏、林俊成、王培蓉(2015.08)。油茶經營成本效益分析。第八屆海峽兩岸森林經營學術研討會,嘉義。
  65. 吳孟珊、王培蓉、陳溢宏、林俊成(2015.08)。山村居民對氣候變遷議題與因應策略認知之研究。第八屆海峽兩岸森林經營學術研討會,嘉義。
  66. 林幸樺、林俊成、王培蓉、吳孟珊、陳溢宏(2015.08)。竹山地區竹產業發展困境與未來策略。第八屆海峽兩岸森林經營學術研討會,嘉義。
  67. 陶子婕、林俊成、王培蓉、吳孟珊(2015.08)。木材合法性準則與指標建構。第八屆海峽兩岸森林經營學術研討會,嘉義。
  68. 王培蓉、王相華、何宇睿(2015.07)。當代原住民傳統植物知識之社會分布與選擇性差異分析—以泰雅族及魯凱族的兩個部落為例。自然保護與生態文明建設學術研討會,北京。
  69. Wang PJ, Huang MY, Wu MS, & Suen MY. (2015, 06). Using Pruned Twigs as Value-Added Products fo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21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ociety and Resource Management, Charleston, SC, USA.
  70. 王培蓉(2015.01)。民營林業組織發展、轉型及趨勢。2015民營林業與森林認證研討會,台北。
  71. 王培蓉、王相華、蘇文清、林金虎(2014.11)。環境保育結合社區產業發展之永續進程-以社頂部落開發銀合歡小徑材環境商品為例。2014年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術暨實務交流國際研討會 暨 第五屆兩岸四地可持續發展教育論壇,屏東。
  72. 吳孟珊、林俊成、王培蓉(2014.09)。應用效益移轉法評估森林生態系服務價值之可行性分析。2014平地造林試驗研究監測研討會,台北。
  73.  王培蓉、孫銘源、林俊成、陳溢宏、吳孟珊(2014.09)。平地造林中間產物產業化之市場潛力評估。2014平地造林試驗研究監測研討會,台北。
  74. 賴昭尹、黃名媛、王培蓉(2014.08)。台灣社區林業與社區培力發展之分析。海峽兩岸森林經營研討會,北京。
  75. 王培蓉、黃秋蓮、黃名媛(2013.10)。林務局業務相關人員對社區林業計畫設計及推動之態度分析。社區林業十年回顧與展望暨生態傳播學術研討會。2013年10月17-18日。林務局主辦。宜蘭,佛光大學雲起樓國際會議廳。
  76. Huang YH, Wu CS, & Wang PJ. (2013, 09). Synergies of Non-Timber Forest Products and Commodity Chains: A Preliminary Study for Small Scale and Private Forestland. IUFRO 2013 Joint Conference of 3.08 & 6.08 Future Directions of Small-scale and Community-based Forestry. 2013/9/8-13. Fukuoka, Kyushu University.     
  77. 王培蓉、黃名媛、吳孟珊、葉若鋆(2013.07)。台灣社區林業計畫概念推動與實務操作之探討。第六屆海峽兩岸森林經理研討會。2013年7月30-31日。國立中興大學森林學系、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森林學系合辦。台中,中興大學農環大樓10樓國際會議廳。
  78. 黃裕星、吳俊賢、王培蓉(2013.07)。臺灣混農林業體系發展芻議。第六屆海峽兩岸森林經理研討會。2013年7月30-31日。國立中興大學森林學系、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森林學系合辦。台中,中興大學農環大樓10樓國際會議廳。
  79. 王培蓉、朱珮綺、黃千瑋(2013.07)。小徑材與枝梢材產品供需調查及市場評估。中華林產事業協會學術論文暨研究成果研討會。2013年5月31日。中華林產事業協會。台中,國立中興大學森林系。
  80. 林俊成、王培蓉(2013.05)。森林驗證與森林經營的環境與社會評估。台灣國有林班地租地造林人申請FSC FM 驗證研討會。2013年5月9日。林務局主辦。嘉義,嘉義大學。
  81. 王培蓉、黃名媛(2012.11)。花蓮縣林農參與平地造林之態度分析。平地造林試驗研究監測研討會。2012年11月1日。林業試驗所主辦。台北,林業試驗所。
  82. 吳俊賢、王培蓉、陳溢宏(2012.11)。綠色造林對非木材林產品及生態系服務價值之效益與策略。平地造林試驗研究監測研討會。2012年11月1日。林業試驗所主辦。台北,林業試驗所。
  83. 王培蓉(2012.10)。台灣混農林之土地管制架構與經濟效益分析。「建立山坡地永續經營之混農林業示範區」計畫APFnet期中座談會。2012年10月25日。台北,林業試驗所。
  84. 王培蓉、賴廷鴻、孫銘源(2011.10)。非木材林產物加值應用與產品鏈之研究。2011年建國百年森林資源永續經營研討會。2011年10月27-28日。中華林學會主辦。宜蘭,國立宜蘭大學。
  85. 王培蓉、黃名媛(2011.10)。參與林農對綠色造林政策施行現況之態度分析。2011年建國百年森林資源永續經營研討會。2011年10月27-28日。中華林學會主辦。宜蘭,國立宜蘭大學。
  86. 王培蓉、汪大雄、林俊成、黃名媛(2011.10)。柳杉造林之歷史回顧及後續處理方式之探討。阿里山林業一百年紀念國際研討會。2011年10月12-13日。中華林學會、嘉義林區管理處主辦。嘉義,國立嘉義大學。
  87. 王培蓉、王相華、黃秋蓮(2010.10)。原住民族傳統植物知識在不同社會分布之探討—個南澳鄉金洋村與茂林鄉多納村的比較研究。2010年全國原住民族研究論文發表會。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主辦。嘉義,嘉義大學(國科會計畫編號:NSC 95-2313-B-054-017-MY3)。
  88. Wang PJ, Wang DH, Lin JC, & Chen LC. (2010, 08). After Colonial Forestry: The Evolvement of Japanese Cedar (Cryptomeria japonica) Plantations in Taiwan. In “XXIII IUFRO World Congress”, August 23-28, 2010. IUFRO, Seoul, Korea.
  89. 王培蓉、林俊成、楊槐駒(2010.08)。由集體行動型態探討社區發展生態旅遊之可行性—以台灣南投縣桃米社區之發展為例。第八屆海峽兩岸休閒農業發展學術研討會。2010年8月15-17日。內蒙古自治區科學技術協會主辦。內蒙古,呼和浩特。
  90. 林俊成、陳麗琴、王培蓉、李俊志(2010.08)。運用結構方程模式評量生態旅遊整體滿意度。第八屆海峽兩岸休閒農業發展學術研討會。2010年8月15-17日。內蒙古自治區科學技術協會主辦。內蒙古,呼和浩特。
  91. 陳麗琴、王培蓉、林俊成、李俊志(2010.08)。福山植物園重遊遊憩滿意度之遊憩動機探討。世界國家公園視野與策略暨世界各國國家公園面臨的管理問題國際研討會。2010年8月2-3日。國立東華大學觀光暨休閒遊憩學系主辦。花蓮,國立東華大學。
  92. 王培蓉、王相華(2010.01)。以農林混作方式發展非木材林產品之芻議。海峽兩岸林產特產物之開發與利用研討會。2010年1月25-26日。國立中興大學森林學系主辦。南投,蕙蓀林場。
  93. 王培蓉、黃秋蓮(2009.10)。原住民社區參與社區林業計畫之研究。中華林學會98年度學術論文發表會。2009年10月29-30日。中華林學會主辦。台中,國立中興大學。
  94. 王培蓉、王相華、高瑞卿、張雅玲(2008.10)。社區林業與原住民部落傳統生態知識的結合與應用-以南澳鄉金洋村之民族植物知識為例。發表於「2008社區林業學術研討會」,2008年10月30-31日。屏東科技大學主辦。台北,林務局。(NSC 95-2313-B-054-017-MY3)
  95. 林俊成、李俊志、王培蓉、陳麗琴(2008.10)。私有林主對全球暖化議題認知調查。中華林學會97年度學術論文發表會。2008年10月28-29日。中華林學會主辦。嘉義,嘉義大學。
  96. 陳麗琴、林俊成、王培蓉、陳溢宏、李俊志、張雅玲(2008.10)。遊憩體驗整體滿意度不同表達用語之初探。中華林學會97年度學術論文發表會。2008年10月28-29日。中華林學會主辦。嘉義,嘉義大學。
  97. 王培蓉、鄭欽龍(2008.07)。台灣森林科學社群及森林經營觀的形成。第二屆海峽兩岸森林生態系統經營研討會。2008年7月15-16日。國立屏東科大學農學院、中國西南林學院主辦。屏東,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98. Wang PJ, Wang DH, & Lin JC. (2008, 07). Envisioning about Environmental Knowledge, Values and Community Attributes in Natural Resources Uses. In “the XII World Congress of Rural Sociology”. JUL 6-11, 2008. The International Rural Sociology Association. Goyang, Korea. (NSC 94-2313-B-054 -015)
  99. Wang PJ, Wang HH, Chang YL, & Kao YC. (2008, 07).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ditional Plant Knowledge and Social Hierarchy on Taiwan Aborigines. In “14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ociety and Resource Management”. JUN 10-14, 2008. Burlington, University of Vermont, USA. (NSC 95-2313-B-054-017-MY3)
  100. 王培蓉、林俊成、陳麗琴、林裕仁(2007.12)。環境態度類型對森林生態系服務重要性認知之差異。發表於「台灣環境資源永續發展研討會」,2007年12月13日。台灣環境資源永續發展協會主辦。中壢,國立中央大學。
  101. Wang PJ, & Zheng CL. (2007, 08). Community Forestry in Taiwan: A Solution or Another Problem?. In “Sustainable forest management and carbon sequestration in Taiwan and Japan” 2007/08/30. Hui-Sun Forest Station, Nantou, Department of Forestry, National Chung Hsing University, Taiwan.
  102. 王培蓉、楊槐駒(2007.05)。社區組織能力對推動生態旅遊之影響—桃米與五城社區發展之比較。發表於「2007環境與發展論壇」,2007年5月24日。台南市,立德管理學院主辦。
  103. 王培蓉、孫銘源、楊槐駒(2007.06)。不同社會階層在環境認知、資源利用與環境價值觀差異之探討—邦腹溪集水區內三個聚落的比較研究。發表於「2007年自然資源保育暨應用學術研討會」,2007年6月15日。麻豆,真理大學主辦。
  104. Wang PJ. (2006, 07). Frontier Researches: Embedded in the Context of Culture, Society and Forest Resources in Taiwan. 2006.08.15. Speech at World Forestry Center, Portland, OR. World Forestry Center, Portland, OR.
  105. Wang PJ. (2006, 07). Visiting to Taiwan: about Taiwan, Taiwan’s Forest and my Researches. 2006.7.23. Seminar Day of World Forestry Center 2006 International Educators Institute. World Forestry Center, Portland, OR.
  106. 王培蓉、鄭欽龍(2005.04)。鄉村社區公眾參與及賦權問題之探討:對六龜鄉與茂林鄉的個案考察。發表於「第二屆休閒、文化與綠色資源論壇—思想、理論與政策研討會」,2005年4月13-14日,國立台灣大學農推系主辦。
  107. 王培蓉(2005.09)。台灣森林經營知識之思想傳承與森林永續經營。發表於「森林生態系永續經營研討會」,2005年9月15日,國立中興大學森林系主辦。
  108. 王培蓉、林俊成、張哲彰、鄔康寧(2005.10)。台灣各縣市老樹保育現況及執行結果分析。珍貴樹木保護教育、文化與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5年10月11-12日。新竹,中華大學。
  109. 王培蓉、鄭欽龍(2004.11)臺灣森林經營之社區參與及賦權策略之研究--以六龜鄉與茂林鄉之地方權力分布為例。中華林學會九十三年森林學術論文發表會論文集。宜蘭,國立宜蘭大學。484-98頁。
  110. 王培蓉、鄭欽龍(2003.10)。森林經營思想的建立及其轉折。中華林學會九十二年森林學術論文發表會論文集(海報發表)。嘉義,國立嘉義大學。557頁。
  111. 鄭欽龍、王培蓉(2002.12)。台灣森林經營與自然保育典範轉移及擴散之研究(III)(國科會計畫編號:NSC90-2621-Z002-003)。九十年度永續發展科技與政策研討會。台北:國科會永續會。2002年12月。共19頁。
  112. 鄭欽龍、王培蓉(2001.12)。台灣森林經營與自然保育典範轉移及擴散之研究(II) (國科會計畫編號:NSC89-2621-Z002-051)。八十九學年度永續發展研究成果發表暨研討會。台北:國科會永續會。2001年12月。共18頁。
  113. 王培蓉、鄭欽龍(2001.10)。森林與保育專家在森林經營典範認知之差異。中華林學會九十年森林學術論文發表會論文集。台北,國立台灣大學。129-150頁。
  114. 王培蓉、鄭欽龍(1999.10)。社區居民自發性行動之研究─以多納村民對森林議題之反應為例。發表於中華林學會1999年年會。台中,國立中興大學。
  1. Wang PJ, Wang DH & Lin JC. (2011). Envisioning environmental knowledge and values in natural resources use in Taiwan. pp.91-105. Henrique de Barros (editor) Reshaping Natures: Social Impacts of Environmental Change on Rural Communities. Saarbrücken, LAP LAMBERT Academic Publishing. ISBN 978-3-8454-1679-3 (NSC 94-2313-B-054 -015)
  2. 王培蓉、王相華、黃秋蓮(2010)。原住民族傳統植物知識在不同社會分布之探討—個南澳鄉金洋村與茂林鄉多納村的比較研究。2010年全國原住民族研究論文發表會入選論文集。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出版。ISBN 978-986-02-6501-9 (國科會計畫編號:NSC 95-2313-B-054-017-MY3)
  3. 王培蓉、鄭祈全(2004)。林業試驗所森林經營研究取向變遷之研究。92年度行政院傑出研究獎評獎紀實暨獲獎報告輯要。85-88頁。行政院研考會。
  4. 王培蓉、鄭祈全(2000)。森林經營對地方社區發展影響之研究—以高雄縣茂林鄉多納村為例。森林資源保育與經營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林業叢刊第126號。243-255頁。
  5. 王培蓉(1995)。扇平自然教育區步道解說手冊。台灣省林業試驗所出版。共103頁。
  1. 林俊成、 王培蓉(2024)。共同效益與高品質碳額度為森林碳專案的重要關鍵。林業研究專訊。31(2):2-10。
  2. 王培蓉、林俊成、詹為巽、李隆恩(2024)。森林碳專案的成本問題。林業研究專訊。31(2):35-43。
  3. 王培蓉、婁安琪、葉佩祈、呂文馨(2024)。科學林業傳播與轉型。林業研究專訊。31(2):74-80。
  4. 徐中芃、王培蓉、林俊成、吳孟玲(2022)。日本自伐型林業的多元樣貌與地方連結。林業研究專訊29(4):50-55。
  5. 王培蓉(2022)。澤珍珠菜。林業研究專訊29(2):82。
  6. 林俊成、徐中芃、王培蓉(2022)。日本企業之森二氧化碳吸收量認證制度。林業研究專訊29(2):44-48。
  7. 王培蓉、婁安琪、呂文馨、嚴晟瑋、陳柏蓉(2022)。推力應用-以優質私有林選拔做為創新輔導的改變起點。林業研究專訊29(1):1-4。
  8. 林俊成、徐中芃、王培蓉(2021)。參與森林經營創造共享價值~日本企業之森。林業研究專訊28(6):93-97。
  9. 王培蓉、吳孟珊、婁安琪、嚴晟瑋(2021)。城市覓食:野生植物採集權與禁令。林業研究專訊28(6):75-81。
  10. 林俊成、王培蓉、徐韻茹(2021)。朝向淨零排放之森林負碳排技術。林業研究專訊28(5):39-45。
  11. 王培蓉、婁安琪、王韻皓、嚴晟瑋(2021)。城市覓食:糧食自主、暖化調適、保種及其他。林業研究專訊28(4):45-49。
  12. 詹為巽、林俊成、王培蓉(2021)。樹木生態效益管理研究。林業試驗所109年度年報,74-75。
  13. 王培蓉、婁安琪、嚴晟瑋(2021)。森林永續經營策略及理論架構。林業試驗所109年度年報,58-59。
  14. 王培蓉(2021)。都市林在韌性城市的規劃面向與實務交流計畫。林業試驗所109年度年報,30-31。
  15. 徐中芃、傅淑瑋、王培蓉(2021)。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聲音資源應用計畫。林業試驗所109年度年報,26-27。
  16. 張勵婉、王培蓉、王巧萍(2021)。經由口述歷史訪談探索台灣林業女性研究人員在森林科學及林業經營發展的貢獻。林業試驗所109年度年報,10-11。
  17. 徐中芃、婁安琪、王培蓉(2021)。氣候變化下的日本林業對策。林業研究專訊28(4):40-44。
  18. 林俊成、王培蓉、徐韻茹(2021)。應用智慧林業發展新創事業促進森林效益。林業研究專訊28(4):33-39。
  19. 林俊成、王培蓉、吳孟珊(2021)。後疫情時代林業轉型與規劃。林業研究專訊28(3):47-52。
  20. 王培蓉(2021)。非貨幣化森林治理與轉型社會運動。林業研究專訊28(2):44-49。
  21. 王培蓉、吳孟珊(2021)。森林經營的通用範本--聯合國人工林自願準則。林業研究專訊28(2):8-12。
  22. 張彬、邱志明、王培蓉、彭炳勳(2020)。12年植樹造林調查監測計畫之回顧。林業研究專訊27(6):1-6。
  23. 王培蓉、婁安琪、嚴盛瑋(2020)。政策思維與政策設計―促使私有林合理經營的彈性策略。林業研究專訊27(6):7-13。
  24. 王韻皓、王培蓉、王素芬(2020)。森林×現代性策展側記。林業研究專訊27(6):76-79。
  25. 王培蓉、林俊成(2021)。農林山村地區社經條件對自然危害風險承受與調適評估。林業試驗所108年度年報。
  26. 王培蓉、唐盛林、婁安琪(2020)。以另類貨幣促進公眾參與―森林幣的設計提案。林業研究專訊27(5):36-39。
  27. 林俊成、王培蓉、徐韻如(2020)國家森林部門及企業對實踐永續發展目標之行動指引。台灣林業46(4):37-46。
  28. 徐中芃、王培蓉、林俊成、吳孟玲(2020)。日本自伐型林業的興起與特徵。林業研究專訊27(4):86-90。
  29. 王培蓉、孫銘源、張凱雯、張晉、劉亞平、原友蘭、鍾明光(2020)。共享林地如何成為可能。林業研究專訊27(4):80-85。
  30. 王培蓉、孫銘源、張凱雯、婁安琪(2020)。共享林地:私有林經營的另類方案。林業研究專訊27(4):76-79。
  31. 王培蓉、張晉、婁安琪(2020)。從網路輿情看政策溝通效果--國家植物園方舟計畫的聲量分析。林業研究專訊27(3):32-38。
  32. 張彬、林俊成、王培蓉(2020)。從小島觀點思考提高環境韌性的森林研究方向。林業研究專訊27(2):1-7。
  33. 吳孟珊、詹為巽、王培蓉(2019)。結合生態系統服務支付的造林獎勵計畫。林業研究專訊26(4):57-60。
  34. 王培蓉、張凱雯(2018)。小徑材競賽的二三事:枝條怎麼用?創意比一比。林業研究專訊25(2):57-60。
  35. 王培蓉(2017)。林業研究中的性別議題。林業研究專訊,24(2), 55-61。
  36. 王培蓉、董景生(2016)。典型在夙昔-專訪植物分類的先行者徐國士教授。林業研究專訊23(3):28-33。
  37. 王培蓉(2016)。愈來愈喜歡的林業研究工作。林業研究專訊23(3):44-47。
  38. 王培蓉、吳孟珊(2015)。茶與樹的兩難―林農為什麼不造林?林業研究專訊22(4):53-57。
  39. 王培蓉(2015)。利用乎?保育乎?科學林業的興起與轉向。林業研究專訊,22(5):13-18。
  40. 王培蓉、孫銘源(2014)。以小徑木與枝梢材利用做為環境補償之替代性策略。林業研究專訊,22(4):53-57。
  41. Wang PJ, & Huang CW. (2013). How toys can make a difference for our forests. TFRI Extension Folder No.102. Taiwan Forestry Research Institute.
  42. 王培蓉、黃千瑋 (2013)。手作童玩護森林--小徑材加值利用[學童中文版]。林業推廣摺頁第101號。林業試驗所出版。
  43. 王培蓉、黃千瑋(2013)。小徑材加值利用[成人中文版]。林業推廣摺頁第100號。林業試驗所出版。
  44. 朱珮綺、王培蓉(2013)。森林經營對當地社區的保障--淺釋FSC社區關係原則及其應用。林業研究專訊20(1):35-39。
  45. 黃裕星、王培蓉(2012)。植物探索與森林博物學之開展。林業研究專訊19(5):1-4。
  46. 王培蓉、賴廷鴻、孫銘源(2012)。消費造林:以小徑材與枝梢材產品做為平地造林推手。林業研究專訊19(3):33-36。
  47. 王培蓉(2011)。原住民在地知識對混農林業的價值。林業研究專訊18(2):28-31。
  48. 王培蓉、林俊成(2011)。碳林業:一個小規模林業可選擇的經營策略。林業研究專訊18(2):33-38。
  49. 黃名媛、王培蓉(2011)。美國小規模非工業化私有林之源流與現況。林業研究專訊18(2):27-32。
  50. 林俊成、王培蓉(2011)。臺灣私有林主對全球暖化的危機感與行動力。林業研究專訊18(2):39-42。
  51. 王培蓉、黃秋蓮、李俊志(2010)。造林獎勵金對農民有效嗎?簡述99年林務局綠色造林計畫巡迴說明會調查成果。林業研究專訊98:37-41。
  52. 王培蓉、黃名媛(2010)。眾裡尋「他/她」千百度--綠色造林計畫林主之普查過程。林業研究專訊98:42-45。
  53. 王培蓉、林俊成(2010)。買賣自然—淺論為生態系服務付費。林業研究專訊17(1):23-27。
  54. 林俊成、柳婉郁、王培蓉(2010)。台灣獎勵造林政策之實施及其成效。林業研究專訊17(2):16-21。
  55. 林俊成、王培蓉(2010)。以社區為基礎的森林減碳專案計畫。林業研究專訊17(1):28-33。
  56. 王培蓉、楊槐駒(2009)。社區林業田野調查技巧之介紹。林業研究專訊16(4):19-27。
  57. 林俊成、王培蓉(2009)。國內造林減碳供需面向探討。林業研究專訊16(2):7-10。
  58. 王培蓉、陳麗琴(2009)。美國社區林業及公眾參與實務簡介。國際農業科技新知41:1-8。
  59. 林俊成、王培蓉(2008)。聯合國森林論壇之近程優先行動方案。台灣林業34(6):20-25。
  60. 陳麗琴、王培蓉(2008)。風起雲湧之林地投資管理機構--TIMOs簡介。台灣林業34(3):50-54。
  61. 林俊成、王培蓉(2006)。世界碳交易現況對臺灣森林經營之影響。林業研究專訊13(1):14-17。
  62. 王培蓉(2005)。五十年來臺灣森林經營之研究趨勢。林業研究專訊12(1): 2-4。
  63. 王培蓉(2004)。蓮華池的墾民們(社區訪談記錄片)。蓮華池研究中心民墾地調查案專案報告成果[多媒體作品]。
  64. 王培蓉、鄭祈全(2003)。全球化浪潮下森林資源經營所面臨的挑戰。林業研究專訊56:15-22。
  65. 王培蓉(2001)。茂林鄉的發展與原住民文化主體性-我們期待一個怎樣的未來。茂林雜誌第十五期第二版。
  66. 王培蓉(1999)。最後一隻梅花鹿。新觀念131期。108-109頁。
  67. 王培蓉(1999)。山林的追尋者--台灣省林業試驗所。臺灣省林業試驗所專訊6(4):11。
  68. 王培蓉(1999)。談科學寫作--政治大學謝瀛春教授演講摘要。臺灣省林業試驗所專訊6(1):10-11。
  69. 王培蓉(1998)。由成本效益觀點評估國家公園採礦權爭議中可能產生的決策偏差。台灣林業24(5):20-23。
  70. 王培蓉(1998)。由颱風災害淺釋現行山坡地管制政策。臺灣省林業試驗所專訊5(3):2-3。
  71. 王培蓉(1998)。六龜地區人文歷史變遷概述。臺灣省林業試驗所專訊5(2):4-5。
  72. 王培蓉(1998)。永續經營的新趨勢--國際間的林業驗證制度(專論)。台灣農業34(1):7-13。
  73. 王培蓉(1997)。國際保育聯盟(IUCN)的世界十大保育議題。大自然第57期,106-108頁。
  74. 王培蓉、楊吉雄、邱志明(1995)。自然教育區設置理念與規劃構想--以扇平自然教育區為例,臺灣林業21(9):38~41。
  75. 王培蓉(1995)。展閱自然的面貌—扇平自然教育中心,大自然季刊(47):58~63。
  1. 木藝創作組裝材料包及成品 (2013)
  1. 2021 科技部計畫 氣候變遷影響淺山生態與社區變動所連動淺山蟻害問題之探討與解決策略 共同主持人 2021~2022 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
  2. 2021 試驗林計畫 小規模林業創新策略與社會設計方案 主持人 2021~2024
  3. 2021 科技計畫 氣候與環境治理下的森林實踐方案 主持人 2021~2024
  4. 2020 科發基金 人工智慧在氣候智能型林業的發展與技術交流計畫 主持人 2020~2021
  5. 2019 科發基金 都市林在韌性城市的規畫面向與實務交流計畫 主持人 2019~2020 科技部
  6. 2019 科技部計畫 經由口述歷史訪談探索台灣林業女性研究人員在森林科學及林業經營發展的貢獻 共同主持人 2019~2020 科技部
  7. 2018 科技計畫 農林山村地區社經條件對自然危害風險承受與調適評估 主持人 2018~2019
  8. 2018 科技計畫 森林永續經營及效益評估 主持人 2018~2020
  9. 2017 林業發展 平地造林林農調查與契約期滿後續處理意向分析 主持人 2017~2020
  10. 2018 競爭型計畫 農林山村地區社經條件對自然危害風險承受與調適評估 主持人 2018~2019
  11. 2016 林業發展計畫 平地造林林產物創新利用之推廣與經營策略 主持人 2016~2020
  12. 2015 科技計畫 混農林經營型態及應用策略之探討 主持人2015~2017
  13. 2014 科技計畫 私有林及小規模林業之組織營運模式研究 主持人 2014~2016
  14. 2012 雲林縣政府 平地造林農民訪查及產銷組訓計畫 協同主持人 2012~2013
  15. 2013 農發計畫 平地造林之非木材林產品之商品化與經營策略 主持人 2013~2015
  16. 2010 科技計畫 造林減碳及碳市場運作機制國際合作計畫 主持人 2010
  17. 2009 農發計畫 綠色造林政策相關人之認知及參與意願評估 主持人 2009~2010
  18. 2009 農發計畫 綠色造林之非木材林產物產銷與造林補貼之研究 主持人 2009~2012
  19. 2009 科技計畫 台灣社區林業政策整體評估之研究 主持人 2009~2011
  20. 2007 科技計畫 台灣地區森林碳匯供需之成本效益與制度設計之探討 共同主持人 2007~2008
  21. 2006 國科會計畫 台灣原住民族之傳統植物知識與社會階層關係之探討(NSC 95-2313-B-054 -017 -MY3) 主持人 2006~2009
  22. 2006 科技計畫 清潔發展機制下造林政策的評估 主持人 2006
  23. 2006 農委會國際合作計畫 赴美研習社區林業之國際合作計畫 主持人 2006~2007
  24. 2005 國科會計畫 社區林業計畫與民眾參與類型、參與動機以及環境認知之相關性研究-以高雄縣邦腹溪集水區三聚落為例(NSC94-2313-B-054–015) 2005~2006
  25. 2005 科技計畫 台灣地區社區林業計畫中發展生態旅遊之可行性研究 主持人 2005~2008
  26. 2001 科技計畫 林業試驗所森林經營研究取向變遷之研究 主持人 2001~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