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日期:112-08-01

所長願景 (Vision)

以科學為核心,實證為基礎,擘劃臺灣森林及自然保育的研究方針;充分掌握林業管理機關、產業界及社會需求,依循政府施政計畫,運用長期累積的試驗成果配合實務應用,提供不同世代、不同立場與不同價值取向的森林永續效益。

林試所的任務 (Mission)

  1. 建立、管理及運用森林資源經營與利用之理論與技術,以全球視野強化本土的森林知識體系。
  2. 與國內外相關學術機構及管理機關合作,經由學理探討與實務驗證,共同研商氣候變遷、生物經濟與跨域整合等不同尺度的保種、經營與長期監測議題。
  3. .配合國家總體政策方向,導入制度設計、技術創新與人才培育等研發能量,以求資源保護、永續經營與生態產業。
  4. 調查國人對森林觀念、產業需求與林農輔導,以順應社會潮流、活化林地、降低產業風險,確保最佳化森林資源配置之循環利用。

林試所的現階段工作目標 (Goals)

  1. 發展林業淨零碳排路徑:從碳管理觀點,以森林碳匯抵減國家碳排總量,研擬林業部門氣候變遷調適機制與推動策略。
  2. 建立林下經濟示範模式:融合生態與生產功能,打造多層次森林,配合下層植栽生長週期性,創造山村穩定經濟收益。
  3. 促進經濟性人工林管理:透過整體林地規劃,配合適地適木原則,以優質種源及原生種苗木培育,達成有生產力的森林經營目標。
  4. 提高國產材自給率:配合森林更新與產業需求,以森林資源盤點與林地蓄積為基礎,提供合理木材生產量及區位資訊,以減少進口依賴。
  5. 推動國家植物園方舟計畫:積極收集受威脅的臺灣特稀有植物滅絕種原,移地保存瀕/易危植物獨特的遺傳性狀,進行域外保種及復育工作。
  6. 營造韌性都市林體系:面對都市人口集中及氣候異常,建構複層與多樣性之都市林,優化生活空間,提高都市林的災難容受力及災後回復力。
  7. 延續永久樣區調查:配合長期生態系監測工作,規劃永久樣區、執行定期調查,以預測森林動態變化,藉以謀求降低全球氣候變遷衝擊之道。
  • 日期:112-08-01

組織編制

本所目前預算員額計有職員136人(台北總所98人、福山研究中心9人、蓮華池研究中心5人、嘉義研究中心5人、六龜研究中心7人、恆春研究中心7人、太麻里研究中心5人),其中研究人員119人、行政人員17人。本所置所長1人;副所長及主任秘書各1人,並由研究員兼任;組長6人、研究中心主任6人,並由研究員或副研究員兼任。本所研究單位預算員額:研究員21人、副研究員27人、助理研究員67人、技佐3人。行政單位預算員額:除人事、主計、政風各置主任1人外,另置專門委員1人、專員3人、組員8人、辦事員及書記2人。約聘人員12人、約僱人員31人。本所預算員額工友(含技工、駕駛)96人,依工作業務性質,配屬於總所各組、室及各研究中心,協助各項試驗研究工作及經營管理試驗林地。

本所設6組、4室與6研究中心,以整合試驗研究人力及物力、發揮團隊精神,全力推動重要研究議題,遂於各研究單位設置研究室,針對研究項目與目標,統合研究人員,配合跨組研究,充分發揮機動靈活的試驗研究組合。

  • 日期:112-08-01

任務與政策

農業部林業試驗所之前身創始於日治時期(西元1896年),迄今已逾百年。百年來,隨著時代的變遷及社會的需求,逐步調整組織業務,由一個「苗圃」擴大成目前六個林業技術組、四個行政單位及六個研究中心,並不斷地提昇林業試驗研究水準與品質,也已獲得豐碩之成果。

本所施政方向係以森林之永續經營與多目標利用為主,業務重點包括:森林資源保育、珍稀動、植物復育、固有樹種選育及優良樹種引進、育林技術及生物技術之改良、環境保護林之營造、森林病蟲害防治、天然林經營、人工林中後期撫育、集水區綜合經營、林產品加工技術改進、自然解說教育及森林遊憩品質提升、植物園及試驗林示範經營等。

森林覆蓋佔臺灣面積一半以上,可說是全島自然環境的主體。再者,從生態環境倫理學演進之觀點而言,森林是孕育人類文明之搖籃。因此,本所未來之目標是在提倡森林文化之前提下,整合群體研究力量,發展具有人文內涵之林業科技。換言之,就是在人類與自然共存共榮之謙和意念下,依循森林的自然循環規律,發揮智慧與努力,重新思考順天應人的森林經營理念,以及建立相關技術與制度,實踐在林業經營工作上,使其對人類生活之進步及社會文明之發展,再做出貢獻。相信在本所同仁群策群力下,必能為台灣的林業研究建立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