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亞洲樟科植物對樟科萎凋病菌Raffaelea lauricola之感病性評估

  • 公告日期:107-01-16
作者
施欣慧、Caroline E. Wuest、Stephen W. Fraedrich、Thomas C. Harrington、陳啟予
出版年份
2018
關鍵詞
樟科萎凋病、Raffaelea lauricola、亞洲樟科植物、接種
摘要

樟科萎凋病(病原菌:Raffaelea lauricola)在2004年於美國東南部發現,會造成數種原生於北美 地區許多種樟科喬木與灌木的嚴重危害。此病害為典型的維管束萎凋病,病原菌會使木質部變色、喪 失輸送水分的功能,最後引起樹木落葉、萎凋死亡。病原菌R. lauricola的傳播媒介為一種菌蠹蟲— Xyleborus glabratus,其會鑽入樹木的枝幹中蛀蝕,並由口部的儲菌器釋放出真菌孢子。雖然前人 研究顯示此病害的病原菌和媒介昆蟲皆源自於亞洲地區,但卻不曾在亞洲有嚴重危害樟科植物之報 導。因此,本研究目的主要針對數種亞洲樟科植物對樟科萎凋病菌的感病性測試。接種試驗結果顯 示,選定的亞洲樟科植物:樟樹(Cinnamomum camphora)、土肉桂(C. osmophloeum)、香楠(Machilus zuihoensis)、紅楠(M. thunbergii)和野黃桂(C. jensenianum),接種病原菌R. lauricola後,於邊材組 織會出現輕微淡灰色的變色,但未出現其他病徵。相反的,另兩種亞洲樟科植物,烏藥(Lindera strychnifolia)和一種楠屬植物(Phoebe sp.),則於枝條上分別出現40%和30%的部分萎凋。多數接種植 物的變色邊材組織皆可分離到病原菌。此試驗結果和北美樟科植物如:Persea borbonia相比,亞洲樟 科植物對樟科萎凋病菌具有較高的抗病性,但不同的樹種仍有不同程度的感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