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灣亞熱帶樹種的生理耐旱

  • 公告日期:112-09-11
作者
郭耀綸、李典澐
出版年份
2023
關鍵詞
耐旱等級、氣體交換功能、耐陰性、光合作用停止時之葉部水勢、膨壓喪失點葉部水勢
摘要

本研究目的為藉兩項生理耐旱指標,歸類臺灣亞熱帶樹種的耐旱等級,並探討樹種耐旱性與耐陰 性的關係。試驗方法為藉壓力-體積曲線,計算55種成樹葉片的膨壓喪失點水勢(πtlp),代表葉部耐旱 性;藉長期乾旱處理,計算47種樹苗光合作用停止時的黎明前葉部水勢(ΨA0),代表全株耐旱性。結果 發現成樹葉片的πtlp值分布在-2.29~-2.79 MPa間,而ΨA0值則在-3.29~-7.11 MPa範圍。在墾丁高位珊瑚 礁森林隆起岩塊建立的樹種,兩項生理耐旱指標值都低於生長在非隆起岩塊的樹種。整合本研究及已 發表的數據,得知124樹種成樹的πtlp值分布在-2.03~-2.98 MPa間,而86種樹苗的ΨA0值則在-2.31~-7.93 MPa範圍,其中有84種樹苗的ΨA0值低於其成樹葉片的πtlp值,顯示大多數樹種苗木失去膨壓時,葉片仍 能維持氣體交換功能。此外,成樹葉片的πtlp值與其樹苗的ΨA0值之間具顯著正相關。然而,樹種無論葉 部耐旱性或全株耐旱性,都與樹種的耐陰性不具顯著相關,且5類耐陰等級樹種,均具寬廣的耐旱性範 圍。本研究藉ΨA0值將86樹種的耐旱性區分為3等級,各等級再依πtlp值細分3級,得知耐旱等級最高者 (I-a)有17樹種,包括樹青、黃槿、相思樹、小西氏石櫟等。耐旱等級最低者(III-c)有9種,包括樟樹、 茄冬、蘭嶼肉桂等。獲知臺灣原生樹種的耐旱性,可提供育林及生態復育在樹種選擇時必要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