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杉木人工林疏伐後原生種樹苗之天然更新

  • 公告日期:110-04-26
作者
趙國容、林詠喬、宋國彰、陳相伶、邱清安、曾彥學
出版年份
2020
關鍵詞
惠蓀實驗林場、人工林伐木跡地、原生樹種小苗、天然更新、次生演替
摘要
植物群落未來的組成與結構決定於現階段小苗的天然更新狀況。本研究透過剖析人工林砍伐跡地原生樹種的小苗組成、結構與微環境因子間之關係,以提出經營與復育策略。研究地點在台灣中部惠蓀林場杉木林行列疏伐跡地。伐木後此地林冠層尚有殘留的杉木,而次林冠層則有天然更新的原生樹種。本研究於伐木結束一年半後,設立30個1×2 m樹苗小樣方。樣方內共調查到121株樹苗。依樹苗的物種組成及數量,小樣方內由樹苗所組成的植物群落可分成三群:第一群的優勢物種為中度耐陰的灌木樹種琉球雞屎樹,主要分布在上層植被(林冠層及次林冠層)覆蓋度較高處;第二群優勢物種為先驅喬木樹種白匏子,主要分布在上層植被覆蓋度較低且蕨類植物覆蓋度較高處;第三群優勢物種為中度耐陰性的喬木香楠,主要在地表蕨類植物覆蓋度低處。在群落結構上,樹苗的植株密度以及物種多樣性皆和次林冠層覆蓋度呈顯著負相關。杉木殘材的覆蓋度對物種組成、植株密度和物種多樣性皆無顯著影響。因此本研究推測,人工林砍伐跡地天然更新的樹苗物種組成主要受到林冠層、次林冠層和地被層植物覆蓋度之綜合影響,而樹苗群落結構(密度和多樣性)則主要受到次林冠層覆蓋度之影響。本研究建議若欲以被動策略復育人工林砍伐跡地時,有必要維持林冠層和次林冠層的覆蓋度異質性,以促進不同更新策略樹種小苗的共存,進而提高物種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