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東方山毛櫸伐採傷口之特徵與癒合

  • 公告日期:106-06-30
作者
Farzam Tavankar, Amireslam Bonyad
出版年份
2017
關鍵詞
伐採致傷、東方山毛櫸、擇伐、傷口癒合、裡海森林
摘要

本文檢驗伊朗裡海森林三個伐採林班之東方山毛櫸(Fagus orientalis Lipsky)於伐木12年後傷口之情形(大小、強度、位置與致傷媒介)。結果顯示樹幹傷口的主要成因,特別是於離地< 0.3 m處的強度裂傷,係以絞盤搬動原木所致。12年後傷口情形如下:67.3%已癒合、18.9%仍有傷口、9.4%已腐朽、以及4.4%已使林木死亡。傷口癒合的速率視大小與強度、樹幹直徑(胸高直徑,DBH)、以及傷口大小對樹幹基部面積之比例(RSA)而定。年輕樹幹(DBH < 40 cm)對於伐木傷口較敏感;而40~60 cm DBH之樹幹則有最高的傷口癒合率。依胸高直徑級> 20、20~40、40~60及60~80 cm的樹幹,其能癒合的最大傷口分別為72、295、444與757 cm2。韌皮部與木質部受傷後可再癒合的最大傷口對樹幹基部面積比,分別為0.28與0.26。順應森林環境而調整的伐木工訓練、組織及使用適當伐採設備等,均可減低伐採傷害至可接受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