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台灣中部低海拔森林土壤之性質與化育作用

  • 公告日期:100-09-27
作者
簡士濠、邱志郁、陳財輝
出版年份
2009
關鍵詞
鋁、鐵、古氣候、土壤化育、地形。
摘要
本研究於林業試驗所蓮華池研究中心的天然闊葉林,選取兩代表性之土壤剖面調查其土壤性質與探討土壤化育作用。研究區域土壤皆呈強酸性(3.80~4.92)、低有機質含量(< 4%)及低鹽基飽和度(< 5%),此些性質乃符合亞熱帶中低海拔森林土壤之特性。高含量及高比例的結晶性游離態鐵與鋁(>50%總鐵含量)及紅棕色之土壤色彩顯示本研究區域之土壤具有趨向褐色化(brunification)及磚紅壤化(lateralization)之作用。土壤中結晶性良好之游離態鐵和鋁(Fed, Ald)具有隨粘粒共同往下淋洗的趨勢;結晶性較差之無定形(Feo, Alo)與有機態鍵結之鐵和鋁(Fep, Alp)則在土壤表層具有較高含量,顯示逐漸風化釋出的鐵和鋁的結晶性受到土壤表層之有機物質影響而導致結晶性不良。此外,位於麓坡位置上的土壤剖面中具有高含量及高比例的結晶性游離態鐵與鋁,由此可得知此位置上土壤曾經歷高度風化及化育作用。本研究中,位於背坡位置上之土壤可分類為典型低鹽基濕潤弱育土(Typic Dystrudepts);而位於麓坡位置上具有雙層序的土壤可分類為典型簡育濕潤極育土(Typic Hapludults)。故作者推論此研究區域土壤,在古氣候的影響下,曾受強烈風化及化育作用,而後受不穩定地形影響,例如土壤崩塌或埋入作用,而導致土壤受擾動而重新改變化育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