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氣候變遷下經濟林最適產區評估與天然林關鍵棲地監測之研究

  • 公告日期:112-03-15
  • 計畫主持人:林奐宇
  • 執行單位:植物園組
類別
111年度 自辦科技計畫
關鍵詞
精油;微膠囊;萃取;瓊崖海棠;種子油;烏桕;
計畫摘要
一、許多研究指出森林植物將隨氣候變遷發生分布範圍改變,而棲地範圍、環境條件與生物競爭關係的變化,可能對森林植物(包含經濟造林)的健康與產量發生影響,伴隨現象如森林病害與火災頻度的改變,以及森林生長量的變化。臺灣近年研究指出不同森林類型可能隨氣候變遷出現棲地嚴重縮減或擴張,又以台灣水青岡森林及亞高山植群為顯著的高易危地點。但現階段研究主要集中於分布面積及地景變化探討,藉由各種森林型的面積、緯度及海拔變化來定義氣候變遷風險;至於攸關森林經營與生產的林木生長量與氣候關係研究則相對缺乏,導致在經濟林的選種、設置規劃及收穫預測等面向,缺乏將氣候變遷的衝擊與調適納入考量的科學基礎。二、為使經濟造林符合氣候變遷調適原則,並彌補氣候變遷下關鍵棲地的監測缺口,林業試驗所以兩年為期提出本計畫,將採用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TCCIP)發佈之RCP 4.5及RCP 8.5情境,依本綱要計畫設定「升溫1.5°C及年降水減少10%」條件,從林業生產及森林生態兩面向,探討氣候變遷對經濟林生產與高海拔敏感棲地的衝擊與調適。主要目標摘述如下:(一)以臺灣原生珍貴樹種為對象,包含樟樹、臺灣杉、香杉等3個目標樹種,利用歷史氣候及造林樣區資料,建立「氣候-生長量」統計模型,並配合地形及土壤因子,分年提出各目標樹種的最適棲位與生長量預測方法。並依據RCP4.5及RCP 8.5情境,找出目標樹種的現生最適地點及其未來變化,產製不同未來階段的生長量潛力地圖。本研究結果將有助於造林選種時併同考量氣候變遷下產區、產量及適存機率的可能變化,提供決策參考資訊,促進林業機關擬定合宜的經濟林經營管理調適策略。(二)擬針對易受氣候變遷衝擊的亞高山森林生態系關鍵棲地,進行植物物候調查及監測。期能透過植物物候對於氣候變化的高度敏感特性,建構亞高山關鍵棲地之物候模型,成為偵測氣候變遷趨勢及擬定保育調適策略的重要監測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