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太麻里海岸試驗林瘠劣地造林技術之研究(2/3)

  • 公告日期:106-10-25
  • 計畫主持人:黃俊元
  • 執行單位:育林組
類別
105年度 自辦科技計畫
關鍵詞
生長表現;Growth Performance;瘠劣地;Infertile Land;微氣候;Microclimate;
計畫摘要
近年來因全球暖化效應,導致極端氣候的頻率及強度改變,由於臺灣位於颱風盛行帶,常因颱風夾帶豪雨造成河川下游溪口一帶遭受土石淹沒,原有穩定的生態結構與功能遭受破壞,致使生態系因而產生退化,難以恢復原來植的生態功能及生產力。依據2006年「國土復育策略方案暨行動計畫」,生態環境嚴重破壞退化地區急需進行復育,面對環境變遷形成的不良環境,該如何進行生態復育是值得探討的議題,因此選擇臺東地區太麻里溪下游洪氾區於98年遭受莫拉克颱風引發的流水淹沒林地,試驗選用木麻黃、相思樹、臺灣欒樹、光蠟樹、欖仁、水黃皮、苦楝及黃槿等八種造林樹種,進行瘠劣地造林試驗,計畫篩選適應佳及生長快速的造林樹種,並進行施肥試驗瞭解肥效對造林木的生長效果。試區土壤分析結果,土壤有機質含量、全氮、有效性磷及交換性鉀含量皆低於標準值,顯示洪氾區的土壤屬於養分缺乏及不平衡的貧瘠地,會妨礙植物正常的生長。根據造林1.5年後的調查結果,比較不同處理試驗木的整體存活率,施肥處理試驗木88%優於未施肥處理83%。比較不同處理試驗木的整體生長表現,施肥處理的平均地徑淨生長量2.9cm優於未施肥處理2cm,施肥處理平均樹高淨生長量109cm優於未施肥處理66cm,施肥處理平均樹冠幅淨生長量105cm優於未施肥處理74cm;未施肥處理以木麻黃、相思樹及水黃皮的生長表現優於其他試驗木,為適應良好的樹種,黃槿、欖仁及苦楝為具有適應氾原新成土環境的潛力樹種,而光蠟樹及臺灣欒樹生長呈現停滯及存活率低於50%,為適應不良的樹種;試驗木經施肥後以苦楝、欖仁、相思樹及黃槿的生長增加量明顯優於其他試驗木,呈現生長快速及適應良好的特性。試驗結果顯示因木麻黃、相思樹及水黃皮為具有菌根的樹種,根瘤菌能促進水份及養分的吸收,不需施肥可成為河川下游洪氾區的適應良好的造林樹種,而苦楝、欖仁及黃槿可經由施肥促進生長,成為適合的造林樹種。河川下游洪氾區屬於逆境造林之貧瘠地,造林條件嚴苛,以具根瘤造林樹種為優先,不具根瘤造林樹種也可藉由施肥增加土壤養分,促進生長加速達到造林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