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氣候變遷對森林環境衝擊之監測

  • 公告日期:113-03-29
  • 計畫主持人:王秋嫻
  • 執行單位:集水區經營組
類別
112年度 自辦科技計畫
關鍵詞
氣候變遷;生地化循環;土砂災害潛勢;岩體不連續面;風險分析;崩塌;植群恢復;銀合歡;生態造林;燃料濕度;玉山箭竹;量水堰;靜水池;
計畫摘要
本研究分析福山及蓮華池地區的氣象及水文長期監測資料,以了解森林極端氣候的發生頻率及型態;並探討乾、濕季及強降雨事件下,對溪流流量特性、逕流組成及養分濃度之變化與收支,提出未來氣溫升高後的水文水質情境模擬。研究成果有助於未來環境變遷評估、水資源調配與治山防洪的規劃,為森林經營與防災管理之重要參考依據。 量水堰是進行水文試驗重要的試驗設施,因福山哈盆集水區流量差異極大,為避免水樣監測儀器受極端逕流沖毀,靜水池是設置自動化監測儀器相對安全的地點。但堰體內因水域環境不同,於內部測得的水文資料是否具代表性,需藉由監測水質差異來瞭解,推估之關係式可作為監測數據校正的參考,並瞭解量水堰對內部水域環境及下游水質造成的影響。 福山試驗林聯外道路近年常因極端氣象事件導致土砂災害並造成道路中斷。由於該道路為同仁上班與參訪植物園之遊客通行之唯一道路,為降低保全對象暴露於潛在災害環境之風險,有必要具體調查道路土砂災害潛勢,提供具有潛在崩塌危險之路段資訊,研擬處理對策與規劃適當的防災措施。 近年受極端氣候影響,森林集水區因豪雨所致之土砂災害頻傳,崩塌、地滑及土石流等土砂災害即為森林經營管理上一大課題。為評估森林集水區土砂災害風險,可藉相關環境指標建置風險評估模式,針對重要保全對象篩選熱點區位,研擬因應之治理經營對策,供相關單位森林集水區治理及經營工作之參考。 為瞭解高山地區優勢植被的燃料量,以評估森林火災前的減災作為需進行燃料管理之區域,本研究調查塔塔加區域之玉山箭竹、高山芒、二葉松、鐵杉等優勢植被的地上部燃料量以及枯死燃料的燃料濕度變化,並建立枯死燃料濕度變化與10小時燃料變化之關係。 崩塌地人為復育樹種選擇及成效監測之目的為導入植生以加速崩塌地演替。在人為復育前應了解崩塌地演替階段、樹種組成、種子來源是否充足、微環境情況,以評估適宜的復育樹種及配置方式。另也監測打樁編柵撒種與苗木出栽之成效,比較兩者樹木的生長情形,及各樹種的復育潛力,做為日後崩塌地人為復育及樹種挑選之依據。 外來種銀合歡已對臺灣的自然環境造成生態危機。現今以機械移除或砍除銀合歡,並配合復舊造林是防治最有效的方式,但需花費6~9年建立鬱閉林冠。因此,本計畫目標選擇原生樹種作為銀合歡移除後復舊造林的樹種,利用先驅樹種能夠快速生長的特性,促使林冠迅速鬱閉,縮短造林年限,不僅節省防治經費,也能加速銀合歡防治工作。 墾丁國家公園內遭外來種銀合歡入侵情形嚴重,本年度重要工作項目為調查過去栽植造林苗木之存活及生長情形,並了解直播造林應用在熱帶海岸林復育地之潛力及可行性。藉由觀察不同樹種種子之林地表現,評估建議適合直播造林之樹種與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