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利用微地形發展木麻黃直播造林技術

  • 公告日期:106-04-21
內容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新聞稿
利用微地形發展木麻黃直播造林技術

臺灣濱海地區木麻黃林分長期遭受環境逆壓衝擊,導致木麻黃海岸林提早劣化,影響國土保安功能。又因木麻黃甚難透過天然下種方式更新,致需長期投入大量經費執行人工造林。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發現,臺東海岸林地區,部分木麻黃林下有天然更新苗木,顯示臺東海岸的天然條件具有實施木麻黃直播造林潛力,若再輔以人為器材改善播種微環境條件,可望發展出對臺東海岸地區確實可行的直播造林技術。

林試所太麻里研究中心於臺東縣海岸林地區長期觀測與研究結果,發現天然更新的小苗多出現於略為低凹的微地形,而人工播種於凹陷地形的發芽率,是其它非凹陷地形的4倍,顯示凹地的微地形底部可經由虹吸作用,讓木麻黃幼苗獲得較充足且延續較長時間的土壤水供給機會,利於木麻黃種子發芽和幼苗生長。

圖1、木麻黃直播苗(經施肥處理)生長情形
圖1、木麻黃直播苗(經施肥處理)生長情形

太麻里研究中心利用可分解之筒狀器材,創造類似凹地微地形的直播造林環境,發展出一套新的人工造林方式。於11~12月播種,並透過合理的施肥,以促進幼苗初期生長;到了次年9月,發現經過造林技術改良的施肥處理組,其造林成活率及苗高,均比完全不處理的對照組,呈現極顯著的優質表現。研究成果顯示,改良方式使苗木較能適應夏季高溫乾旱環境;於晚秋及初冬期間播種,可提供直播苗長達6個月的生長期,使其根系儘快發育而更能深入土壤吸收水分,進而適應夏季高溫的挑戰。

圖2、木麻黃直播苗造林1年後生長情形
圖2、木麻黃直播苗造林1年後生長情形

林試所黃裕星所長說,海岸林運用直播造林的相關研究仍在持續中,為確保投入成本低、容易執行及成效穩定的優勢,林試所的研究團隊將持續針對應用器材材質、實施地點類型、土壤水分監測及施肥技術等研究精進,期能建立海岸林有效而穩定的人工復育模式,營造強健的海岸防風林,提供正面而積極的生態服務價值。

新聞聯絡人:太麻里研究中心   黃俊元助理研究員
聯絡電話:089-781302#19
傳真:089-782900
E-mail:chun-yaun@tfri.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