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太行山南麓天然次生林之樹種組成和環境梯度分析

  • 公告日期:106-10-06
作者
趙輝、王齊瑞、宋國華
出版年份
2017
關鍵詞
主成分分析、天然次生林、太行山南麓、梯度、低山丘陵區
摘要

太行山原始林長期受皆伐破壞,森林覆蓋率由20~40% (8000 B.C.)降到不足5% (A.D. 1950),與海拔較高的山區相比,太行山低山丘陵區的森林曾經受到更嚴重的破壞。我們在太行山南麓與黃河北岸之間的濟源市調查了24個20×20 m天然次生林樣區的樹種組成及13個環境變數,並利用主成分分析探討群落組成和環境因數間的關係。結果顯示,變數對樣區生境差異的影響排序為:海拔>土壤電導率>土壤pH值>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土壤全氮含量>土壤有機碳含量>坡位>土壤含水量>坡向>坡度>土壤深度>碎石體積百分比;調查記錄31個樹種,其中野皂莢、橿子櫟、黃櫨、栓皮櫟、欒樹是對群落差異貢獻最大的5個樹種,也是17個樣區的優勢種。Ward聚類將樣區分為4種類型,分別沿海拔和土壤養分兩個梯度發生變化。太行山南麓次生林物種—環境關係與中段、北段相比差異明顯,南麓植被恢復處於相對早期階段,在此進行植被重建和恢復時應充分考慮地形差異,尤其是海拔和坡位的影響與制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