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PCR技術應用於台灣泡桐簇葉病之發病生態與媒介昆蟲研究

  • 公告日期:102-01-02
作者
吳孟玲、莊鈴木、何政坤、李芷芸、洪挺軒
出版年份
2012
關鍵詞
泡桐簇葉病、PCR技術、發病生態、媒介昆蟲。
摘要

  由植物菌質體(phytoplasma)所引起之泡桐簇葉病(paulownia witches´-broom, PaWB),是一種蟲媒系統性病害,在臺灣為泡桐重要流行病害。受泡桐簇葉病菌質體(PaWB phytoplamsa, PaWBP)感染之泡桐樹勢衰弱,嚴重影響泡桐之栽種。為準確檢測植株是否遭受感染,已針對PaWBP 16S rDNA開發之專一性引子對,高敏感度、快速且正確的PCR偵測技術,所增幅之PaWBP專一性PCR片段大小為510 bp。本研究即以此專一性引子對追蹤PaWBP在泡桐寄主中之消長與發病關係,初步發現以人工嫁接病芽感染10公分株高之台灣泡桐,其病原菌潛伏期(incubation period)平均為三個月;PaWBP在病株分佈(distribution),以葉脈含量最高,其次為莖部、葉肉及皮層含量最低;同時亦發現PaWBP移動情形(movement)並不快速,以PCR法追蹤發現約3個月後PaWBP才由頂部嫁接感染點移至基部。在媒介昆蟲(vector insect)的調查上,經人工傳播試驗及PCR證實媒介昆蟲為常山黃斑樁象(Halyomorphamista),由田間媒介昆蟲族群消長動態的調查發現,一年之中有兩個高峰期,分別出現在3至4月及8至10月間。本研究亦進行雜交種抗病試驗,其中貴州與四川泡桐雜交種潛伏期較長,表現弱病徵型抗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