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人工林成長對蝴蝶群聚組成結構的影響

  • 公告日期:109-04-28
作者
黃文伯、楊懿如、葛兆年
出版年份
2020
關鍵詞
人工林、蝴蝶、優勢物種、群聚結構、演替
摘要

人工林造林後,基於生產力的提升與演替過程中多樣性的增加,植食者的群聚結構也隨之變化。本研究即在花蓮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於2009、2012和2019年每季調查蝴蝶的群聚結構,以了解人工林演替與各類別植物豐度對蝴蝶豐度(species richness)、豐量(abundance)與多樣性 (diversity)的影響。在44個樣區3個年度的調查下,共計觀察到蝴蝶5科101種2364隻次,其中以蛺蝶科 (Nymphalidae)、灰蝶科(Lycaenidae)和粉蝶科(Pieridae)的數量最多,季節性優勢物種主要為白雅波灰蝶(Jamides celeno celeno)、豆環蛺蝶(Neptis hylas luculenta)、小波眼蝶(Ypthima baldus zodina)與白粉蝶(Pieris rapae crucivora)。從2002年造林開始,7年、10年與17年後蝴蝶的豐度與豐量仍持續增加,但多樣性隨季節起伏差異不大。蝴蝶的豐量受造林樹種豐度影響,但豐度則較不受影響,蝴蝶的豐度與豐量皆受林下地被植物豐度所影響,地被植物的豐度又與造林樹種豐度有顯著的正相關,此結果顯示造林樹種豐度對蝴蝶群聚的影響力可能小於地被植物豐度。將單一樹種造林與多樹種混合造林相比,後者除了使伴生的植物物種增加外,也增加了蝴蝶的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