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灣杉木人工林林分承載量的估測

  • 公告日期:107-11-02
作者
邱祈榮、楊勝驛
出版年份
2019
關鍵詞
老齡林、林木競爭、自我疏伐、杉木、生長收穫
摘要

林分的動態改變受到物種組成、立地條件、氣候、林齡與撫育方法等不同因子的交錯影響。林木競爭的評估是預測林分生長收穫與制定育林措施的重要指標。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 Hook) 作為中國南方重要的人工林經濟樹種,於二十世紀初葉引進臺灣栽植。現有的連續短輪伐期森林經營方式,造成林分產出量的大幅下降。有鑑於此,許多文獻建議將原有的杉木人工林輪伐期延長。然而,過去對於杉木長期生長與收穫的研究尚顯不足(大於三十年生的林分)。因此,本研究將探討杉木人工林長時間的林分動態改變。研究資料來自於中臺灣30座杉木人工林長期監測資料和過去研究文獻發表的杉木人工林資源調查資料,提供了研究杉木長期生長收穫與林分承載量的重要基礎。本研究結果顯示,杉木人工林在中國南方與臺灣的競爭表現相似,但是臺灣杉木的死亡率較中國南方低,此差異或許導因於臺灣冬季的氣溫較高。18年生的臺灣杉木林分,林分胸高斷面積承載量可達56.52 m2 ha-1和美國南方松相同林齡的林分承載量相近,但臺灣杉木林分間的差異仍大。此外,自然災害(如:風害)造成林分動態與結構的改變,為長輪伐期的杉木人工林經營須考量的影響因子。希望本研究的成果能提供長期杉木生長研究與人工林經營方法擬定的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