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林業永續生產技術研發(3/4)

  • 公告日期:109-03-18
  • 計畫主持人:吳家禎
  • 執行單位:育林組
類別
108年度 自辦科技計畫
關鍵詞
毛狀根;生物反應器;林木基因體學;基因種質資源管理;次世代定序;種質保存;真菌;菌株;轉基因桉樹;基因堆積;木質素專一性基因;纖維素生合成基因;基因靜默;基因轉殖隔離田;相思樹育種;相思樹栽植密度試驗;相思樹施肥試驗;散生型竹;竹材生產;
計畫摘要
一、林木種原保存與利用研究(一)生物反應器放大培養毛狀根生產植物二次代謝物之開發(3/4) 培養已建立之青脆枝、台灣粗榧、台灣紅豆杉之毛狀根。定期 HPLC調查毛狀根生產量與檢測二次代謝物含量,篩選生長佳與二次代謝物含量高之毛狀根系。青脆枝毛狀根不同生物反應器培養之生長與二次代謝物生產比較評估。台灣粗榧毛狀根2L波浪式與5L氣舉式生物反應器培養測試,調查毛狀根生長與二次代謝物生產。台灣紅豆杉毛狀根2L波浪式生物反應器測試,調查毛狀根生長與紫杉烷類產量。台灣紅豆杉毛狀根癒合組織2L攪拌式生物反應器測試,調查癒合組織生長與紫杉烷類產量。(二)林業功能性基因體研發(3/4) 分析葉綠體資料,找出不同物種或品系間葉綠體序列的差異。開發微衛星體分子標誌,篩選合適的分子標誌,進行遺傳結構分析,族群變異分析,或是育種分子標誌之使用。將特用林木核酸萃取保存與建立DNA資訊庫,並且規劃建構保存平台與標準作業流程(SOP),並且制定規劃相關合作交換規則。(三)優良種質之組織培養保存與利用(1/4) 蒐集具優良性狀之組培苗、試管芽體、細胞、轉基因細胞、樟芝菌種等以組織培養方式保存,並定期檢測細胞活力或二次代謝物生產能力。建立低溫保存最佳培養基、方法與溫度,提供種質作為二次代謝物生產、與苗木栽植。 (四)真菌種原保存(1/4) 以10種台灣特有或是稀有的真菌作為研究對象,108年以台灣地下真菌松露為主要的目標,開發期培養方式也以傳統的保存方式進行保存方式之評估工作。二、經濟林木生產技術研究(3/3)(一)相思樹種子園生產及後裔試驗檢定造林(二)相思樹與山黃麻種源後裔試驗及其優良家系營養系苗選育(三)相思樹與台灣赤楊栽植密度試驗(四)相思樹造林施肥試驗三、林木遺傳特性與生物安全檢定檢測技術研發(5/5) 基因改造桉樹遺傳育種與生物安全檢定之研究:基因改造桉樹選育具商業運轉品系,進入紙漿廠評估。依照農糧署基因轉殖植物之生物安全評估項目,評估基改桉樹品系之環境適應性評估、競爭及野化能力評估、植株及繁殖體長存性評估、對目標生物與非目標生物之直接或間接影響等等。四、經濟竹材高效率生產技術探討(1/3) 調查現今竹林伐採作業方法,作為規劃擇伐作業及機械化生產之依據,並分別於未經營竹材生產及有進行竹材生產之竹林劃設樣區,定期調查竹林生長變化,了解竹資源生長及利用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