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龔冠寧

  • 職稱:助理研究員
研究領域及負責業務植物分類、森林保護、城市綠化
學歷

博士

學校系所:國立嘉義大學農業科學博士學位學程

修業年度:2017~進修中

論文題目:臺灣產竹亞科植物分類研究

指導教授:張坤城、呂福原

碩士

學校系所:國立嘉義大學森林暨自然資源學系

畢業年度: 2011

論文題目:臺灣產胡椒科分類之研究

指導教授:呂福原、何坤益

學士

國立嘉義大學森林暨自然資源學系

學士 畢業年度: 2008

簡歷

2016.2~迄今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助理研究員

2012~2016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東勢林區管理處 技士

2009~2012 新北市農業局綠美化環境景觀處 技士

電話05-2311730 ext 370
電子信箱kkn@tfri.gov.tw
獲獎項目中華林學會110年優良林業基層人員

A. 期刊論文

  1. Chang KC, Kung KN, Hsu YC, Chang TP, Deng SL(2022) The complete chloroplast genome of Pseudosasa usawae (Poaceae: Bambusoideae: Arundinarieae) in Taiwan. Mitochondrial DNA Part B 7(1):273-274.  (SCI)
  2. 龔冠寧、鄧書麟、許淯淳、謝名彥、張坤城(2021)。雲林縣麥寮鄉中小學校園優勢樹種多樣性及其環境關係之分析。環境教育研究,17(1):49-84。
  3. 龔冠寧、林彥佑、呂福原、張坤城、謝名彥(2021)。嘉義縣石夢谷地區植群之研究。嘉大農林學報,18(1):59-82。
  4. Chang KC, Kung KN.(2020). Piper lanyuense (Piperaceae), a new species from Taiwan. Annales Botanici Fennici 57:93-96. (SCI)
  5. Lee JT, Chu MY, Lin YS, Kung KN, Lin WC, Lee MJ. (2020). Root Traits and Bio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ree Tropical Pioneer Tree Species for Forest Restoration in Landslide Areas. Forests 11(2):179-197. (SCI)

B. 研討會論文

  1. 謝靜敏、吳濟琛、王淑美、王相華、王志斌、濱田辰広、馬復京、鄧書麟、龔冠寧 (2023.11)。蜂巢式紙筒苗應用於無人載具運輸可行性評估-以2022年日本創新造林模式案例為例。。林業試驗所中埔研究中心第十七屆環境保護林經營管理研討會。嘉義
  2. 李育潔、龔冠寧、許淯淳、鄧書麟(2023.11)。四湖海岸植物園繖楊、白千層及海檬果的開花結實物紀錄。林業試驗所中埔研究中心第十七屆環境保護林經營管理研討會。嘉義
  3. 龔冠寧、張坤城、許淯淳、李育潔、鄧書麟 (2022.10)。臺灣產8 種竹亞科(禾本科)勒竹族之完整葉綠體基因組比較。中華林學會111年森林資源永續發展研討會。屏東
  4. 謝靜敏、王淑美、王相華、王志斌、黃速汝、濱田辰広、馬復京、鄧書麟、龔冠寧 (2022.9)。蜂巢式紙筒效能評議。2022斯林永續發展與育林技術研討會。臺北
  5. 龔冠寧 (2022.6)。臺灣的竹類資源概述。環境綠化與減碳研討會。臺中(線上)
  6. 龔冠寧、張坤城、許淯淳、張琮柏、鄧書麟 (2021.10)。臺灣產 6 種北美箭竹族:竹亞科(禾本科)之葉綠體基因組比較分析。中華林學會110年森林資源永續發展研討會
  7. 龔冠寧、李育潔、許淯淳、鄧書麟 (2021.11)。由字詞來細數環境保護林經營管理研討會的趨勢與改變。林業試驗所中埔研究中心第十六屆環境保護林經營管理研討會。嘉義
  8. 龔冠寧、許淯淳、鄧書麟、張坤城、陳威廷 (2020.11)。雲林縣沿海地區中小學校園樹木調查與分析-以麥寮鄉、臺西鄉、四湖鄉及口湖鄉為例。第十五屆環境保護林經營管理研討會。嘉義。
  9. 蔡景株、龔冠寧、洪昆源、蔡宗文、鄧書麟 (2020.11)。校園植樹環境調查研究-以雲林縣國小為例。第十五屆環境保護林經營管理研討會。嘉義。
  10. 龔冠寧、李育潔、鄧書麟、蔡景株 (2020.08)。四湖海岸植物園方舟計畫之經營管理與未來願景。國家植物園方舟計畫2020保種實務交流研討會。南投。
  11. 李育潔、鄧書麟、龔冠寧、蔡景株 (2020.08)。海南草海桐採集與培育。國家植物園方舟計畫2020保種實務交流研討會。南投。
  12. 龔冠寧(2019.10)。Lioukuei Arabica Coffee from Natural Coffee Producing Forest Qualified as Speciality Coffee。108年森林資源永續發展研討會。台北。
  13. 陳永修、林文智、周富三、龔冠寧(2018.09)。六龜地區臺灣山茶之管理策略暨植物組成結構。2018森林暨自然資源保存與利用研討會。台北。
  14. 鍾安晴、龔冠寧、陳永修、周富三、林文智 (2017.10)。多納崩塌地之樹種及小苗組成。中華林學會106年森林資源永續發展研討會。宜蘭。
  15. 龔冠寧、鍾安晴、林文智、周富三、陳永修 (2017.09)。多納林道崩塌地樹木的組成與空間分佈。2017森林資源保存與利用研討會。宜蘭。
  16. 林文智、邱祈榮、陳財輝、陳永修、周富三、龔冠寧 (2017.09)。六龜試驗林台灣杉人工林清查及後續經營建議。2017森林資源保存與利用研討會。宜蘭。

D. 技術報告及其他

  1. 龔冠寧(2022)。臺灣的竹類資源概述。農業世界雜誌,471:28-31。
  2. 龔冠寧、李育潔、鄧書麟(2022)。四湖海岸植物園特色苗圃改造與應用 。農政與農情,364:105-108。
  3. 龔冠寧、鄧書麟、李育潔、許淯淳、謝名彥(2022)。林業的思維脈動-環境保護林研究議題趨勢及改變。林業研究專訊,29(2):59-62。
  4. 龔冠寧、鄧書麟、黃瓊儀、張淇鋒(2021)。葉子好朋友。林業研究專訊 ,28(5):82-85。
  5. 龔冠寧、鄧書麟、陳永修、張坤城、張淇鋒(2021)。六龜試驗林臺灣山茶採收效益與評估。林業研究專訊,28(1):32-37。
  6. 龔冠寧、何雅齡、鄧書麟(2020)。第十五屆環境保護林經營管理研討會論文集。林業叢刊。
  7. 龔冠寧、朱榮三、張坤城、張淇鋒、謝宛倫(2020)。森林中的咖啡經濟。林業研究專訊,27(1):73-76。
  8. 龔冠寧、陳永修、張坤城、詹裕德、謝宛倫(2020)。尋找野生好咖啡。林業研究專訊,27(1):69-72。
  9. 龔冠寧、蔡佳彬(2020)。野生咖啡簡單測。林業研究專訊,27(2):86-89。
  10. 龔冠寧、林文智、陳永修、蔡政斈(2019)。故事後的故事-國產材臺灣杉。林業研究專訊,26(3):22-26。
  11. 陳永修、林文智、龔冠寧、蔡政斈(2019)。仁者樂杉-德不孤,必有鄰。林業研究專訊,26(1):49-53。
  12. 陳永修、鍾安晴、林文智、周富三、龔冠寧(2018)。多納林道崩塌地的樹木組成與分布。林業研究專訊,25(3):79-83。
  13. 陳永修、龔冠寧、周富三(2018)。臺灣山茶不同品系枝葉型態是否有差異。林業研究專訊,25(3):84-85。
  14. 鍾安晴、陳永修、龔冠寧(2018)。多納林區崩塌地的環境多樣性。林業研究專訊,25(6):69-72。
  15. 龔冠寧、孫銘源、陳永修(2018)。六龜試驗林臺灣山茶經營概況。林業研究專訊,26(2):63-67。
  16. 龔冠寧、張坤城、陳西村、薛燕璘、謝宛倫(2017)。看見金門-由金門植物誌談起。自然保育季刊,98:20-33。
  17. 龔冠寧、林文智、周富三、蔡宜倫、張淇鋒(2017)。都市景觀與綠美化工程。林業研究專訊,24(6):64-69。
  18. 邱祈榮、陳財輝、陳永修、龔冠寧、林文智(2017)。重新建構臺灣木材市場產業鏈-中層疏伐技術行不行。林業研究專訊,24(5):44-47。
  19. 龔冠寧(2017)。喝野生茶有什麼不對。科技報導,11月號。
  20. 龔冠寧、陳立屏、呂淑瑋(2017)。不一樣的鳶嘴稍來行。台灣林業,43(6)。
  21. 龔冠寧、呂福原、張淇鋒、薛燕璘(2016)。最熟悉的陌生人-是胡椒似胡椒。林業研究專訊,23(4):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