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台北植物園好花共賞系列59-烏來杜鵑的美麗與哀愁

內容
(文/圖.呂勝由)

烏來杜鵑花近照
烏來杜鵑的美麗與哀愁1
烏來杜鵑植株
烏來杜鵑的美麗與哀愁2

烏來杜鵑美麗的身影後面,有一段令人心酸的往事………。回憶起民國七十三年台北翡翠水庫竣工蓄水後,將烏來杜鵑僅有的鸕鶿潭生育地全部淹沒,此後的29年來,在許多有心人的努力下,皆無法再尋獲野生的烏來杜鵑。目前台灣各地所見到的烏來杜鵑植株,均屬人工移植或繁殖者。依據IUCN(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的植物保護等級,物種被分類為9個等級,根據數目下降速度、物種總數、地理分佈、群族分散程度等準則分類,烏來杜鵑屬野外絕滅等級(EW, Extinct in the Wild)者。烏來杜鵑在原生地最後的採集記錄,為筆者於民國72年8月18日於台北縣鸕鶿潭所採得,現保存於林業試驗所標本館。民國73年生物系徐國士技士綜合筆者等多人的意見將其列入「台灣極待保護的植物」,民國77年由農委會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指定為「珍貴稀有植物」。因此,從民國81年9月起「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展開一連串的復育計劃,從各地蒐集的單株扦插條,均集中於林試所生物系苗圃進行繁殖,野外種源的蒐集工作由特生的曾彥學負責,筆者協助扦插及培育的工作,前後大約進行2年的時間,完成43個單株母樹的繁殖工作。接著曾彥學等在水庫大壩下、漁光蟾蜍潭、清雲橋下、雲海國小旁等不同的河段進行回植的工作;最後並在特生中心烏石坑低海拔試驗站,成功的建立起烏來杜鵑的種原庫。到了民國91年,烏來杜鵑經農委會評估民間已多有種植,且能進行繁衍復育、推廣、教育等,才再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第49條規定,將之解除珍貴稀有植物列管。

威爾遜(Ernest Henry Wilson 1876年2月15日-1930年10月15日),為20世紀初期英國著名植物學家,曾花12年的時間深入中國,採集了4500種植物標本,並將上千種植物種子帶回西方。1917-1918年,他來到亞洲,在韓國和台灣(Formosa)採集,於1918年3月在台北石碇乾溝北勢溪河岸發現了烏來杜鵑,並於1921年發表為新種Rhododendron kanehirai Wilson,其種小名(種加詞)‘kanehirai’為紀念當時任職於林業試驗所標本館的館長‘金平亮三’之意,其模式標本(編號460)則典藏於阿諾德樹木園(Arnold Arboretum) 標本館,而威爾遜後來也擔任該樹木園的園長。

台北植物園的烏來杜鵑栽植於重要木本植物區外圍綠籬,已陸續開花,烏來杜鵑花朵秀麗,樹姿優美,請大家把握時間前往觀賞。

烏來杜鵑-台北植物園位置圖
烏來杜鵑-台北植物園位置圖


烏來杜鵑
Rhododendron kanehirai Wilson,Wilson & Rehder Monogr. Azelea 28.1921.別名柳葉杜鵑.石碇杜鵑,金平杜鵑。
多分枝灌木。小枝細長,幼枝,花萼及葉表皆被褐色剛毛。葉呈橢圓狀披針形,似柳葉,全緣,長3-4 cm,寬0.6 -0.9 cm。花簇頂生1-3朵,徑3 -5 cm,其花色有粉紅,桃紅,紫,及暗紫等。花期2-4月。烏來杜鵑為台灣原生特有種杜鵑中,分佈海拔最低者。原來僅分布於北勢溪上游沿岸石隙中,由於興建水庫,生育地遭破壞,目前已無野生者。

【歡迎轉載及引用台北植物園好花共賞系列文章,但請記得註明作者及出處,以示負責,若有疏漏之處,請不吝指教!歡迎大家一起到台北植物園來觀賞植物,如有疑問的植物,我們樂於答覆,請E-mail:lus@tfri.gov.twlus703@gmail.com 與我聯絡,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