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氣味標本嗅讀植物風貌 氣味描述連結自然經驗

  • 公告日期:113-08-19
內容
農業部林業試驗所新聞稿
氣味標本嗅讀植物風貌 氣味描述連結自然經驗 


隨著都市化與鄉村滅絕,許多人無形中罹患了自然缺失症,而野外生活經驗的缺乏,更間接提高物種滅絕的風險。植物氣味體驗能讓植物與日常產生連結,喚醒人置身自然的氣味記憶。近年來林業試驗所運用氣味標本(scent specimen)和氣味描述(odor description)的創新概念,設計氣味體驗活動,讓參與者能夠透過嗅覺感官深入感知植物的多重風貌。


嗅覺是一種難以通過影音媒體傳播的感官經驗,只有通過親身體驗,才能將植物的氣味深深刻印在記憶中。林業試驗所通過乾燥、萃取、或蒸餾等技術,製作了各種植物氣味標本,使嗅覺體驗能脫離地域限制帶到參與者面前。近年來,林業試驗所研究團隊配合展演活動辦理多場氣味體驗活動,其中包括2023年11月台北客家文化主題公園的種子生活節,展示了行道樹及公園常見的白千層、檸檬桉、芳香萬壽菊、馬纓丹等氣味標本,呈現出都會區日常的植物氣味;今(2024)年4月宜蘭綠色博覽會則展示跨越世代遇見的樟樹、檜木、香茅、肉桂等氣味標本,老中青三代對相同植物氣味卻有著不同詮譯與記憶場景;今年7月故宮博物院的青少年文化大使培訓課程中,以當季《皇帝的移動花園》特展為題,展示了清朝皇家庭園內栽種的塞外花卉翠菊,以及海外引進的熱帶羅勒、神聖羅勒等氣味標本,學員通過嗅覺探索古今中外植物的異同,增進了對植物文化的理解。


林業試驗所林產利用組助理研究員葉若鋆在氣味體驗活動中設計了「我說你猜」與「氣味檢索表」等氣味描述遊戲,通過這些遊戲,參與者在嗅聞植物氣味標本後,以跨感官的形容詞、相似的氣味以及共感的事物等來進行氣味描述,從中提取出具有共識的描述詞彙,並能根據這些描述詞找出相對應的植物氣味。從植物氣味體驗活動中可歸納出感官知覺的背景差異。例如,當青楓的氣味被描述為帶有土芭樂的氣味,紅檜被形容為具有紫蘇的香氣時,年輕族群卻對土芭樂與紫蘇味感到陌生,顯見代間對氣味描述的能力,反映出親近自然的生活經驗愈來愈趨於貧乏。


氣味標本和氣味描述的概念不僅在實驗性的體驗活動收集資訊,更能廣泛應用於商業,可將植物氣味定義出普遍認同的描述語彙,進行氣味視覺圖像化,繪製為文字雲、氣味輪、氣味地圖等設計。這些活動可做為嗅覺教育的延伸,建立自然連結的氣味記憶。林業試驗所的氣味研究和體驗活動展示了氣味標本與氣味描述的運用潛力,不僅在文化傳承中具有重要意義,也為社區培力、環境教育與珍稀植物保育注入新的能量。


撰稿人:林產利用組 葉若鋆 助理研究員

電話:02-23039978分機 3708

E-mail:zoeyeh@tfri.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