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水區經營組
地址:100051 臺北市中正區南海路53號 <
交通位置圖 >
電話:(02) 2303-9978 分機:1403
傳真:(02) 2375-2164
本組簡介:
本組成立於1978年,著重於森林集水區經營研究工作。 本組因研究方向分設森林水文氣象研究室、水化學研究室及防災研究室。
研究重點:
森林水文氣象研究室
- 森林集水區水文循環及氣象
- 集水區森林作業對水文特性之影響
- 土地利用對溪流水理特性之影響
森林水文氣象研究已在臺灣北、中、南部設置9處試驗集水區,及13處森林氣象觀測站,長期觀測天候狀況、降雨量及溪流水量,以探討水文循環與水平衡等問題,提供森林經營之參考。另以駢對試驗方法,在蓮華池試驗集水區內進行小面積之皆伐作業,以評估森林作業對水文之影響,證明皆伐區之溪流水量增加,且森林涵養水源的功效有其上限。對於集水區養分與泥砂輸出之研究,在數個試驗集水區進行監測,以期建立完整之水文基本資料,供為水資源保育及森林生態系研究之基礎。
水化學研究室
- 森林集水區溪流水化學之研究
- 酸雨對森林之影響
- 遊憩活動對水質之影響
臺灣颱風豪雨季節溪流水化學成分變異甚大,雨季時集水區流失大量的泥砂與營養鹽。經由六個地點的雨水酸鹼性質監測,顯示北臺灣酸雨較嚴重,中臺灣高海拔山區酸雨較輕微,中臺灣淺山地區酸雨居中。森林遊憩對溪流水質的影響以大腸菌數量最為關連。
防災研究室
- 山坡地土地利用對逕流與沖蝕之影響
- 林道水土保持之研究
- 集水區水土資源整體經營之研究
由於臺灣特殊的物理環境與地質條件,集水區內坡地的集約土地利用,造成嚴重之土壤沖蝕與地表逕流,因此上游集水區不同土地利用的土壤沖蝕與地表逕流觀測分析,為研究重點之一,同時偏重逕流係數建立與土壤沖蝕率推估,以供森林經營與水庫營運之參考。此外坡地崩塌機制、林道穩定探討及簡易有效的減少土壤沖蝕設施,亦為研究題材。
本組研究人員及負責業務:
姓名:王相華 研究員兼組長
E-Mail:
hhwang@tfri.gov.tw研究領域及負責業務:植物生態學、復舊生態學、原住民傳統知識、社區林業、綜理組業務
姓名:陸象豫 研究員
E-Mail:
shiang@tfri.gov.tw研究領域及負責業務:森林水文、集水區經營、森林氣象、林道規劃、森林生態
姓名:曾俊偉 助理研究員
E-Mail:
a1211@tfri.gov.tw研究領域及負責業務:森林水文、水土保持、崩塌地調查
姓名:王秋嫻 助理研究員
E-Mail:
wangch@tfri.gov.tw研究領域及負責業務:森林水化學
姓名:蔡真珍 助理研究員
E-Mail:
jjtsai@tfri.gov.tw研究領域及負責業務:集水區生態系統分析與經營管理、集水區土砂脈衝動力行為研究
姓名:劉宇軒 助理研究員
E-Mail:
yuhsuan0423@tfri.gov.tw研究領域及負責業務:森林氣象水文監測、崩塌地復育、植群生態調查

森林氣象觀測設施

林道崩塌

格籠擋土牆

水文資訊收集

試驗集水區量水堰